古今诗词 > 诗文 > 苏轼的诗 > 寄黎眉州

寄黎眉州

[宋朝]: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胶西——时作者在密州。密州在胶河以西。西川——四川西部。作者的故乡眉山,以及诗中所咏的瓦屋峨眉都在四川西部,故云。
②瓦屋——山名。今属眉山市洪雅县,国家级森林公园。
③峨眉——山名。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④春秋学——黎錞(chún)是一位研究《春秋》的儒者,曾著有《春秋经解》。这时王安石执政,王安石素不喜《春秋》,说那是一本古代的“断烂朝报”。
⑤六一贤——欧阳修以“藏书一万卷,集采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物之间”,自号六一居士。欧阳修曾经以“文行苏洵,经术黎錞”向英宗推荐二人。
⑥归去——晋陶渊明弃官归隐,曾作有名的《归去来兮辞》,这里作者以此自况。

写作背景

《寄黎眉州》苏轼40岁左右知密州,在密州所属的胶西县,写诗遥寄任眉州知州的黎錞。诗将瓦屋山和峨眉山对举,梦回萦绕的家乡山水如在眼前。表达了对共同恩师欧阳修的怀念和归隐之情,由于苏轼不满新法,政治上受压抑,思乡、归隐之情甚浓。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在密州任上寄赠黎錞的。黎錞,字希声,四川渠江人,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他以尚书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所以称“黎眉州”。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黎錞的友情,并表达了对他们共同的恩师欧阳修的怀念。由于苏轼不满新法,政治上受压抑,思乡、归隐之情也油然而生。

苏轼简介

宋朝·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苏轼的诗(3136篇) 苏轼的名句

猜你喜欢

寄黎眉州

宋朝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邹黎眉令子

清朝叶方蔼

片玉是肌肤,天成骨相殊。

已能谙调笑,讵仅识之无。

客喜争摩顶,亲怜任挽须。

看君时抱出,何似凤将雏。

寄黎子谦

元朝邓雅

抱琴曾访碧山阿,回首西风别恨多。谢眺诗情元不减,杜陵肺气近如何。

投閒慎勿忧馀事,养性偏宜饮太和。况喜山中有芝术,不妨频采入烟萝。

寄黎明彝

明朝李之世

一亭蘸水碧漫漫,独抱瑶琴候月弹。

帘幕四垂看不见,晚风人倚玉阑干。

寄黎明彝

明朝李之世

城中车马足喧阗,羡汝郊居隔市廛。

短短野桥临曲水,青青杨柳带疏烟。

寄黎左严

明朝陈子升

登台问梅信,君有故人心。

老作南州卧,愁连东海深。

好风通语默,皦日慎飞沈。

相约关前路,匡山且入林。

寄黎美周

唐代张乔

客里无佳句,非关不寄君。草寒春未绿,江阔梦中分。

断酒愁如醉,携香坐懒熏。正怀灯夕月,歌薄楚天云。

寄黎惟敬

明朝梁有誉

故人家傍青山曲,千树梅花数亩池。愧我昔为三径客,忆君今赋四愁诗。

旅窗月照焚香处,水阁风清染翰时。两地幽怀不同赏,朝四空自负归期。

雪中寄黎才翁

宋朝胡寅

寒日已无晖。饕风更擅威。
暝山雷虺虺,阴壑雨霏霏。
酒绿思同酌,炉红忆共围。
不辞泥径远,要看雪花飞。
天与人情契,春从草树归。
幻成银世界,偷取日光辉。
安得千金舞,来翻六出衣。
南枝香破玉,别有好芳菲。

寄黎君寔司训

明朝朱多炡

君才不薄广文官,依旧青毡一片寒。

家近邮筒传自数,地偏书籍借应难。

怀人夜雨蘼芜草,留客春风苜蓿盘。

闻道出游堪累月,秪馀山色满吟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