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苏轼的诗 >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惟演易)唱和四绝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惟演易)唱和四绝

[宋朝]:苏轼

帝城春日帽檐斜,二陆初来尚忆家。
未肯将盐下莼菜,已应知雪似杨花。
生平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
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皆世所传钱氏故事。
)西台妙迹继杨风,(凝式)。
无限龙蛇洛寺中。
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
故知前辈宗徐庚,数首风流似玉台。

作品赏析

原题: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惟演易)唱和四绝句戏用其韵跋之

苏轼简介

宋朝·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苏轼的诗(3136篇) 苏轼的名句

猜你喜欢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惟演易)唱和四绝

宋朝苏轼

帝城春日帽檐斜,二陆初来尚忆家。
未肯将盐下莼菜,已应知雪似杨花。
生平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
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皆世所传钱氏故事。
)西台妙迹继杨风,(凝式)。
无限龙蛇洛寺中。
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
故知前辈宗徐庚,数首风流似玉台。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平生贺老惯乘舟

宋朝苏轼

平生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
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赠李西台

宋朝冯时行

潇湘浓碧浸青天,千里人家接楚田。
惜别正当归雁后,相思无奈落花前。
江楼閒上云藏树,野渡初回月满船。
看著行春驱五马,丝丝垂柳拂长鞭。

李西台启诗帖赞

宋朝岳珂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
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内赐金鱼,盖出新宠,带职者乃从学士转致,又杂以他寄焉,所以见上恩交情俱无内外也。
谢学士以启,而用楷法,寄同院同年以诗,而用行书,又以见待人处己,虽小节皆有体也。
承平幕府,得一佳帖,相聚以观,又以见时清事得,虽边圉亦得惟从容于文艺也。於虖,诗文之传,几人于兹,独于此书,有感有思。
流风之存,妙墨之遗。
什袭是宜,维以诗之。

李西台退居诗帖赞

宋朝岳珂

以退藏心,邀丘壑老。
唱酬之间,意已足考。
我以倦翼,故应知还。
高躅凛然,庶几是攀。

寺中见桂

明朝黄廷用

可堪一日几回肠,南盻闽云带夕阳。

欲寄愁心明月里,春兰秋桂为谁香。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宋朝晁补之

金玉谁人咏德音,太平无象属人心。
日高初散露门讲,天上五云宫殿深。

魏昭父惠新刻李西台诸公帖二首·墨妙初闻探锦囊

宋朝赵蕃

墨妙初闻探锦囊,刻成愈觉烂生光。
登登打就分来处,雨合新篁夏日凉。

魏昭父惠新刻李西台诸公帖二首·翰墨要知真有种

宋朝赵蕃

翰墨要知真有种,怪来下笔每多姿。
不如家学相传授,玉轴锦囊皆得师。

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唐代皇甫冉

贫居依柳市,闲步在莲宫。高阁宜春雨,长廊好啸风。诚如双树下,岂比一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