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贾岛的诗 > 送邹明府游灵武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代]: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  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注释⑴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⑵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⑶“三年”句:这句说,邹明府为官清廉,在任三年连骑的马都没有吃肥。⑷“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⑸“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⑹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

作品赏析

  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

  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贾岛简介

唐代·贾岛的简介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贾岛的诗(394篇) 贾岛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代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代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次韵耒阳邹明府庸

宋朝刘挚

初作南冠至,随闻墨绶来。

犹怜百里远,时见两凫回。

江日披梅雪,春阳动琯灰。

论文须太白,还忆一樽开。

次韵耒阳邹明府庸

宋朝刘挚

梦比光阴一鸟过,四年江渚负长哦。

逢君旧眼青犹在,惊我寒须白已多。

言偃政声方浃洽,茂陵归思独蹉跎。

何时又见挥吟笔,快若轻丸下峻坡。

与白明府游江

唐代孟浩然

故人来自远,邑宰复初临。执手恨为别,同舟无异心。
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同张明府游溇水亭

唐代李群玉

草色绿溪晚,梅香生縠文。云天敛馀霁,水木笼微曛。
垂钓坐方屿,幽禽时一闻。何当五柳下,酌醴吟庭筠。

同涂明府游南明山石佛寺

明朝顾璘

背郭岩深洞户重,风回云窦袅寒钟。相邀县令飞凫舄,同上仙人玉局峰。

相海倒空浮日月,台山分壑走蛟龙。期吟胜槩题僧璧,倚遍前林四五松。

元日同郑春寰明府游仙岩

明朝王弘诲

仙令风流似永嘉,灵岩邀赏对韶华。

携来彭泽山中酒,共访安期海上瓜。

丹洞天开新岁月,瑶台春霭旧烟霞。

胜游处处随凫舄,何必关门令尹誇。

同蒋明府游玉柱岩得莲字

明朝王弘诲

洞凿玲珑入,岩窥宛转穿。

壶天标玉柱,大地涌金莲。

会拟兰亭客,杯分阆苑仙。

何当邀鹤驾,即此谢尘缘。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题晃师壁

唐代刘商

野寺僧房远,陶潜引客来。鸟喧残果落,兰败几花开。真性知无住,微言欲望回。竹风清磬晚,归策步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