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注解及译文

译文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注释⑴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⑵汉家宫阙(què):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⑶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⑷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⑸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⑹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⑺鲈(lú)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妒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⑻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作品赏析

赏析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是说: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诗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赵嘏简介

唐代·赵嘏的简介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赵嘏的诗(257篇) 赵嘏的名句

猜你喜欢

长安晚秋

唐代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长安晚秋

唐代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遂昌八景(录六首)·其六·长安晚渡

元朝叶可权

平芜断楚迷行路,野渡茫茫烟水暮。

孤舟隔岸呼不来,落日寒沙点鸥鹭。

浮云万里空悠悠,长安不见令人愁。

长安在西向东笑,欲借两腋天风秋。

安晚堂

元朝张昱

有酒如渑不用谋,阿翁只合赋三休。乡闾可杖容称老,晚节能安自不忧。

丝竹闲情信陶写,起居惟适是温柔。百年耆旧今谁在,且醉官窑大白瓯。

安晚偶成

宋朝郑清之

五物中间着一翁,园廛随分可支筇。
章施采服花妆露,戛击鸣球竹啸风。
疏种密栽观木渐,浅流深浚养泉蒙。
眼前丘壑无佳句,自哂诗肠苦未穷。

安晚轩竹

宋朝郑清之

松号大夫交可绝,梅为清客志相同。
英英凤实卑余子,楚楚龙孙过乃翁。
晚际一弓橐索月,暑中千斛粜清风。
小轩政欲供晨坐,付女遮阑晓日东。

挽吴安晚

明朝史鉴

徂谢易永久,奄忽移阴阳。涖卜告门东,日月得其良。

祖载出中庭,送子归山岗。愁云结重阴,白日黯无光。

前旌御广柳,丹旐随风翔。徒御皆涕零,素骥亦悲鸣。

行行适幽宅,税驾斯焉藏。明器杂前陈,苞筲瘗柩旁。

顾视但漫漫,长夜永无明。骨月行当化,魂气杳飞扬。

恸哭不复闻,祭奠安能尝。送者各自归,谁为少徬徨。

狐兔如有情,时来戏玄堂。千秋万古后,犹悲思故乡。

安晚园戏占

宋朝郑清之

横塘雨过水初平,浪影窥窗一孔明。
篱下触羝五鹿角,林间反舌百禽声。
柳公權可送行客,梅子真能宽渴兵。
谁道夏园无所有,莲花端可傲张卿。

上安晚先生郑左相

宋朝宋伯仁

直上昭文便乞闲,貂蝉鬓底未全斑。静看世事千年后,总在梅花一笑间。松菊主宾虽自得,君王休戚暗相关。更须正笏岩廓上,整顿皇家若泰山。

夏夜·乞骸安晚节

宋朝陆游

乞骸安晚节,养疾卧空村。月暗枭鸣树,船归犬吠门。藜羹加糁美,黍酒带醅浑。稚子能勤学,灯前与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