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范成大的诗 >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宋朝]: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作品赏析

淳熙四年(1177),作者将要离开西蜀时写了这首诗。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旱情严重,时至五月,秧苗未插,而此时我又要离去,内心更加愁苦。行人:作者自指。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上路后遇到几个种田老翁,他们争着告诉我,昨晚下了三尺深的透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虽然我将要离开了,闻听喜讯,眉头也舒展开了,嘱咐老农好好保重,不要思念我。伸眉:愁眉舒展开了。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听那渠水汤汤,发出的阵阵声响正回荡在原野里,想来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在祭祀时一定能摆上鸡猪等祭品,祭祀结束后你们可以好好享用一番了。汤汤(shānɡshānɡ):水流大而急的样子。豚:猪。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每年二社,即春社和秋社。社日那天,人们聚在大树下祭祀神灵,祭后大家分享祭品。这里指秋社。

这首诗写了作者即将离开他做地方官的西蜀时的情景。作者将要离任时,正值此地干旱,内心焦急不安;然天公作美,普降甘霖,当几个种田老翁争相告诉他昨晚下了三尺深的透雨时,他立即喜上眉梢。虽已不在此地为官,但仍为此地百姓的生计着想,并给予当地老农嘱托与祝福,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诗人与农民间情谊的深厚和诗人对农事的关心。诗人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还能时时关注农事,关心农民生活,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此诗语言通俗晓畅,接近于口语,就像诗人在路旁与田翁话家常,读来备感亲切。

范成大简介

宋朝·范成大的简介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范成大的诗(1959篇) 范成大的名句

猜你喜欢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宋朝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留别田昼

宋朝贺铸

君家陋巷一尺泥,吾车有轮马有蹄。
犯寒踏雨重相过,明日扁舟吾遂西。
回首邯郸迹如扫,离索十年成潦倒。
兔葵燕麦春日妍,蝉腹龟肠气方饱。
云逵窅窅谢攀跻,长铗与人还故栖。
异时结驷来南驮,耕者老夫锄者妻。

留别田尚书

唐代王建

拟报平生未杀身,难离门馆起居频。不看匣里钗头古,
犹恋机中锦样新。一旦甘为漳岸老,全家却作杜陵人。
朝天路在骊山下,专望红旗拜旧尘。

初出城留别

唐代白居易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初出城留别

唐代白居易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东归出城留别知己

唐代徐夤

韦蒙屈指许非才,三载长安共酒杯。欲别未攀杨柳赠,
相留拟待牡丹开。寒随御水波光散,暖逐衡阳雁影来。
他日因书问衰飒,东溪须访子陵台。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

唐代刘复

翔禽托高柯,倦客念主人。恩义有所知,四海同一身。
况皆旷大姿,翰音见良辰。陈规佐武略,高视据要津。
常愿投素诚,今果得所申。金罍列四座,广厦无氛尘。
留连徂暑中,观望历数旬。河山险以固,士卒勇且仁。
饬装去未归,相追越城闉。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过浑源留别田仲祥同知节使

宋朝朱自牧

金台前梦杳无踪,一阻云山莫计重。
双鲤附书常不达,两萍浮海偶相逢。
燕南落日车分辙,代北春风酒满钟。
明日去留牵世务,灯前谈笑且从容。

渔家傲·羊城留别芷汀六兄

清朝叶申芗

水驿山邮经岁度。

匆匆又别珠江去。

江上木棉花正吐。

千万树。

红云遮断羊城路。

波面飘萍风里絮。

游踪宦迹浑无据。

十载分离旬日聚。

肠断处。

鹧鸪声急斜阳暮。

将归冶城留别陈八炫林六敏

明朝林鸿

南宫归后岁蹉跎,此日逢君奈别何。
野馆解鞍行客饭,寒山对酒故人歌。
蒹葭水国孤鸿度,橘柚霜林匹马过。
为报已无轩冕梦,清泠台下卧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