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毛奇龄的诗 > 送李检讨予养还山·其三

送李检讨予养还山·其三

[清朝]:毛奇龄

太华有佳气,乃在龙门山。千载启石室,一若通武关。

盘冈与绣岭,隐者藏其间。况复踵灵异,于此产马班。

当今居史宬,畴职笔与删。翳众多匠手,而予犹汗颜。

维彼粲门子,高踞兰台端。慷慨忽弃置,踯躅谁跻攀。

柱下去一宿,撰事留五难。有论责韩愈,无书报任安。

新秋坐林薄,仰看飞云还。窗通紫微远,户傍太乙寒。

日月过櫩隙,晨夕躬庭餐。视此三寸扰,何如一日闲。

予有湖上业,滟潋通周官。思以割一曲,未敢徼圣欢。

横门出祖道,藉藉皆来观。缅彼前史贤,相顾增长叹。

毛奇龄简介

清朝·毛奇龄的简介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毛奇龄的诗(251篇) 毛奇龄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李检讨予养还山·其三

清朝毛奇龄

太华有佳气,乃在龙门山。千载启石室,一若通武关。

盘冈与绣岭,隐者藏其间。况复踵灵异,于此产马班。

当今居史宬,畴职笔与删。翳众多匠手,而予犹汗颜。

维彼粲门子,高踞兰台端。慷慨忽弃置,踯躅谁跻攀。

柱下去一宿,撰事留五难。有论责韩愈,无书报任安。

新秋坐林薄,仰看飞云还。窗通紫微远,户傍太乙寒。

日月过櫩隙,晨夕躬庭餐。视此三寸扰,何如一日闲。

予有湖上业,滟潋通周官。思以割一曲,未敢徼圣欢。

横门出祖道,藉藉皆来观。缅彼前史贤,相顾增长叹。

送李检讨予养还山·其二

清朝毛奇龄

圜凿不受枘,樛枝岂为辐。况有终南行,白华蔓空谷。

曾参著儿冠,虞氏就养屋。渴借桑门瓜,甘怀洞庭橘。

昔有棒檄生,色喜逮亲育。今我亦何为,但指风与木。

蓬池畜嘉鱼,得为亲釜熟。迎养曷不可,遽尔返邦族。

白衣虽改绣,披之当莱服。碧山张学士,当此悔解幞。

天凉卖浆稀,官邸日不足。临朝思贻鞭,无马堪竞逐。

但咏《南陔》诗,双泪下簌簌。

送李检讨予养还山·其一

清朝毛奇龄

招弓下中山,葺屦朝上京。公车何崔嵬,所藉高世名。

志气本超卓,文藻亦纵横。谁言紫阁翁,少小无宦情。

至尊重良会,召见开延英。食以朱贝柈,沃以碧笋羹。

给札令呈艺,轹落无弱营。因之授册府,入署承明庭。

夏云方南驰,夜火将西倾。一旦上省养,孝感动圣明。

衔轼谢京邑,衣锦投乡程。祖帐各掔袂,反若千里行。

人生有初服,亦欲奠所贞。何为坐拘牵,閟志徒怦怦。

送李检讨绍还安成

明朝倪谦

词臣荣着锦袍归,便觉文星阙下稀。骥足方将开道路,鹊声先已报庭闱。

关河杳杳多秋色,桑梓依依映夕晖。晓殿论思专有待,早来同候掖垣扉。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其三

明朝袁宗道

白骨归新土,青山闭旧庐。苔缘题遍壁,蠹满读残书。

凤老梧桐死,霜寒橘柞疏。佛天畴昔愿,今日定何如?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其一

明朝袁宗道

草草来还去,人间三十年。飞扬心慕侠,清峭骨如仙。

对酒常扶病,逢人爱说禅。竹窗寒月夜,忆尔泪潺湲。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其四

明朝袁宗道

泉路飘零久,人间惆怅深。有儿非滴骨,觅鬼不灰心。

虫鼠知谁胜,鸺鹠可寄音。无生君所学,忍苦莫悲吟。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其二

明朝袁宗道

十载贫兼病,半生狂与痴。钱刀负市井,衣食困妻儿。

每想灯前谑,犹存扇上诗。交情堪白首,缘薄负心期。

送李检法赴夔州任

宋朝晁公溯

硖内如播州,旷绝谁与隣。
君昔居其间,簿书良苦辛。
舍之遂西游,五见岷峨春。
屡为帐下士,皆称席上珍。
昨闻乘轺使,去作观国宾。
虽歌马离厩,肯效鹰著人。
蹭蹬何所归,复踏巴渝尘。
手持太府书,仰推明主仁。
约束狴犴吏,哀矜鳞介民。
为予语父老,今使子国新。

题竹送李绍检讨

明朝杨士奇

安成李克述,三岁在词林。言色温如玉,操持坚断金。

君恩紫诰重,亲舍白云深。万里归荣日,聊贻淇澳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