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益的诗 > 上洛桥

上洛桥

[唐代]:李益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作品赏析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之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此时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长、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现时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李益简介

唐代·李益的简介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李益的诗(157篇) 李益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上洛桥

唐代李益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上洛桥

唐代李益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送李太守赴上洛

唐代王维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洛桥晚望

唐代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洛桥晚望

唐代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洛桥送别

唐代储光羲

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
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

上洛中大司马王公寿篇

明朝谢榛

瀍涧抱王城,嵩高壮汉京。河山元地胜,灵秀自天生。

才逸青云早,功多白发盈。蓟门曾选将,秦塞久知兵。

月晓尚书省,霜严骠骑营。艰虞扶国步,宵旰见皇情。

身岂风尘倦,心犹冰蘖清。庙廊千载计,柱石两朝声。

不负烟霞侣,弥坚松桂盟。周田安旧业,洛社聚耆英。

乘醉新诗健,能书老眼明。栖迟耽绿野,恬澹爱黄精。

已脱升沉世,应藏著述名。三秋携杖出,二室拟丹成。

忽下浮邱鹤,还闻子晋笙。当樽话宝诀,夜色正参横。

送王推官宰上洛先归关中

宋朝梅尧臣

跨马独归日,春风随度关。
客裘将欲绽,社燕亦同还。
洛水源边邑,秦人隐处山。
君家有凫舄,切莫向云间。

上洛都文太尉二首·其一

宋朝刘挚

庆历承平已庙堂,三朝勋业遍旂常。

昔虽郭令曾忧畏,今比留侯更寿康。

赐饯饔人移玉食,宠行天藻烂云章。

想公剩觉西都乐,门外逍遥绿野乡。

上洛都文太尉二首·其二

宋朝刘挚

诏书新出未央宫,始识谋深别有功。

就第愿陪唐九老,临轩方册汉三公。

翩翩雏凤仙山上,两两阶星祖帐中。

贵齿尚贤圣朝事,可须归兴羡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