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朱彝尊的诗 > 长亭怨慢·雁

长亭怨慢·雁

[清朝]:朱彝尊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注释

①俦(chóu)侣:伴侣。
②紫塞:指长城。此处泛指北方塞外。
③金河:指秋空。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所以称秋空为金河。
④汀:水边平地。渚:水中小洲。回,枉:弯曲的形状。
⑤筝柱:指筝上的弦柱。此处用以形容大雁飞行的队形。
⑥浦:水滨。
⑦一绳云杪(miǎo):形容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向天边。
杪:梢。
⑧:同“针”。
⑨欹(qī)斜:倾斜不平。

作品赏析

鉴赏

  这首词是朱彝尊咏物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它题咏的是雁,说 得具体一点则是秋雁。全词字面,均扣住“雁”字来写:既有对群雁憩息时的静态描述,如“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又有对雁 阵飞行时的动态勾勒,如“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既有形象的外观描写,如“渐欹斜、无力低飘”,也有逼真的心理刻画,如“惯 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既有一般的白描手法,如“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还有曲折的典故运用,如“紫塞门孤,金河月冷” ……从而生动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大雁南飞的画图。而时当金秋,却是满眼的北风、冷月,孤门、败荷,疏雨,暮色,成群的大雁排 成不同的队形,在略作休息之后又疲倦地向南飞去,这里面充满着 苍凉悲凄的气氛。

  然而,咏雁只是这首词的表层现象,作者的用意显然在于以雁 喻人,通过咏雁来表现自己的身世之悲。如同朱彝尊《解佩令‘自题词集》“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云云所反映的 那样,他由于抗清失败,生 计艰难,在很长一段时期 内飘零四海,客游幕府,先后到过山西、山东、北京等 地。这种漫长的羁旅生 涯,加上时时要担心清廷 的追捕,不能不使他既感 到厌倦,又感到惊恐,梦想着能够回到自己江南的家 乡,过上安定的日子。正 因为如此,所以他看到秋 天南飞的大雁,心中产生 了强烈的共鸣,忍不住发出了“也只恋、江南住”的 慨叹;而大雁尚能南飞,人 却不能自主,有家难归,有 “恨”也不知道向谁倾诉 ! 难怪乎这样一首秋雁词会充满着如此悲凉的气氛。

  更有可说者。朱彝尊的身世之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明清改朝换代。因此,这首词在叙述秋雁南飞的背景时,也特地点出了是 “北风吹度”。这里的“北风”,以及下文的“紫塞”、“金河”,事实上都象征着来自北方的满清贵族势力。而与此相反,下面“也只恋、 江南住”的“江南”,则自然象征着明朝故国。词的结拍“写不了相思”云云,脱胎于南宋词人张炎的《解连环·孤雁》:“写不成书,只寄 得相思一点。”然而如今故国久已灭亡,连“相思”也“写不了”了,其感情显然更为沉痛。如果说这首词有更深层的寓意的话,那么就 在这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说此词“感慨身世,以凄切之情,发哀婉之调,既悲凉,又忠厚”,所谓“忠厚”,恐怕也就是由个人 进而想到家国吧。

  纵观全词,它的主题思路由雁及人,又由人而推及故国沦亡的 背景,从而形成了一个近远浅深逐层递进的多层面体。这即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又使作品产生出强烈的立体感,增加了作品 的艺术感染力。只是我们在阅读这类作品的时候,需要细心辨析它写的究竟是景耶情耶,抑或人耶物耶……

朱彝尊简介

清朝·朱彝尊的简介

朱彝尊 朱彝(yí)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chá),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朱彝尊的诗(203篇) 朱彝尊的名句

猜你喜欢

长亭怨慢

清朝杜文澜

竟偷被、东风吹暮。

绮销香、画桥飏絮。

燕子归来,一襟幽怨向谁语。

落花蛛网,偏不放、春魂去。

后约问蔷薇,早拍遍、阑干无数。

空误。

甚年华似水,却把旧愁留住。

新寒未减,尚负手、玉阶寻句。

待检点、小扇轻衫,笑呼酒、烟萝深处。

奈树外斜阳,还惹残莺啼苦。

长亭怨慢

清朝姚燮

记那夕、梦曾留处。天碧无烟,更无风露。双髻扁舟,一江明月画城路。

今宵何许。也有个、玉梅花树。直恁婵娟,却怨作、可怜情绪。

长亭怨慢

清朝蒋士铨

画檐上、蟾钩皎洁,也似扬州,二分明月。玉臂清辉,卷帘同坐半窗雪。

凭肩私语,无那个、侬痴绝。问河畔双星,可真个、年年欢喜离别。

笑多情误我,耐尽灯花磨折。循墙对影,算名士、倾城相悦。

纵然教四角生轮,销不去、天涯双辙。且看你晚风,吹鬓闲愁休说。

长亭怨慢·雁

清朝朱彝尊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长亭怨慢·铃声

清朝冯煦

自江左甘郎归后。倦上征鞍,数声催又。马色侵寒,雁声摇梦下孤堠。

月残风晓,呜咽到、萧萧柳。败铎警虚檐,也似此、将停还骤。

长亭怨慢·落花

近现代宁调元

正啼彻、千山鶗鴂。绿染川原,红迷巷陌。风景当时,不堪重到都更迭。

芳华与汝干甚事,恶作剧。眼见为吹开,又为一枝枝吹折。

长亭怨慢·其一

清朝李慈铭

又回首、故园春尽。银楝添香,翠篁匀粉。小筑梅湖,镜中终日对山影。

闲门水到,还时上、背篷圆艇。十字蘋边,应盼断、鲤鱼风信。

重省。软红尘里客,谁似旧游疏俊。琴心酒斌,总是归期无准。

便绿阴、肯待行人,怕青子、满枝难认。更瓢笠年年,忍负晚花馀笋。

长亭怨慢·其三

清朝李慈铭

恁重检、玉奁佳事。粉指痕留,露华犹湿。老辈风流,传家画本媵丹碧。

漫惊烽火,携娇女、山居萧瑟。竹屐练裙,曾侍砚、芸笺亲擘。

愁说。婿乡回首处,莺脰泪波堪挹。种松人去,便雪里、秾桃都折。

付萧郎、彩笔相思,重证取、花红月圆。况看兰笋森森,仍是绿阴时节。

长亭怨慢·其二

清朝李慈铭

正春到、椒盘吟絮。官烛摇红,玉堂雕户。忽自钗分,断云天际渺何处。

旧时鸾镜,谁并倚、花双树。只留得鸳雏,忍更话、青红欢聚。

长亭怨慢·送春

清朝庄盘珠

晚莺唤、道留春住。没个商量,许多飞絮。几日轻寒,淡烟遮断隔江路。

对花无语,怨昨夜、潇潇雨。绿草满汀洲,料此际、春归难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