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苏辙的诗 > 李钧寿花堂〈并叙〉

李钧寿花堂〈并叙〉

[宋朝]:苏辙

尚书郎晋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开花三四,芬馥可爱。
以书占之曰:“此寿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寿花”,而余为作诗记之。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
菖蒲花开寿之符,白发变黑颜如朱。
它年三茆访君庐,拍手笑我言不虚。

苏辙简介

宋朝·苏辙的简介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苏辙的诗(1653篇) 苏辙的名句

猜你喜欢

李钧寿花堂〈并叙〉

宋朝苏辙

尚书郎晋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开花三四,芬馥可爱。
以书占之曰:“此寿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寿花”,而余为作诗记之。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
菖蒲花开寿之符,白发变黑颜如朱。
它年三茆访君庐,拍手笑我言不虚。

题李公麟山庄图〈并叙〉

宋朝苏辙

伯时作《龙眠山庄图》,由建德馆至垂云沜,著录者十六处,自西而东凡数里,岩崿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胜金岩、宝华岩、陈彭漈、鹊源。
以其不可绪见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为之记,又属辙赋小诗,凡二十章,以继摩诘辋川之作云。
建德馆龙眠渌净中,微吟作云雨。
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风主。
墨禅堂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华岩堂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
画作正定看,于何是佛性。
云芗阁清溪便种稻,秋晚连云熟。
不待见新春,西风芗自足。
发真坞山开稍有路,水放亦成川。
游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芗茅馆山居少华丽,牵茅结净屋。
此间不受尘,幽人亦新沐。
璎珞岩泉流逢石缺,脉散成宝网。
水作璎珞看,山是如来想。
栖云室石室空无主,浮云自去来。
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
秘全庵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尝违。
溪山亦何有,永觉平日非。
延华洞共恨春不长,逡巡就摇落。
一见洞中天,真知世间恶。
澄元谷石门日不下,潭镜月长临。
细细溪风渡,相看识此心。
雨花岩岩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堕。
忽下幽人前,知子观空坐。
泠泠谷层崖落飞泉,微风泛乔木。
坐遣谷中人,家家有琴筑。
玉龙峡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
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
观音岩倚岩开翠屏,临潭置苔石。
有所独无人,君心得未得。
垂云沜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
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盘陀。
胜金岩置马步岩间,岩前得平地。
肴蔬取行簏,粗饱有遗味。
宝华岩团团宝华岩,重重荫珍木。
归来得商鼎,试鬻溪边绿。
陈彭漈苍壁立精铁,县泉泻天绅。
山行见已久,指与未来人。
鹊源溪深龟鱼骄,石瘦椿楠劲。
借子木兰船,宽我芒鞋病。
〈四诗皆记伯时所画。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

宋朝苏辙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并叙〉

宋朝苏辙

石台长老问公,本成都吴氏子,弃俗出家,手书《法华经》,字细如黑蚁,前后若一,将诵之万遍,虽老而精进不倦,胁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来高安,以乡人相好,盖余懒而好睡,见之惕然自警,因赠之二小诗云。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
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蜀中藏经,往往有古仙人吴采鸾细书经卷,精妙可爱。
〉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
长伴空中月天子,东方行道到西方。

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并叙〉

宋朝苏辙

熙宁六年九月,天章阁待制李公,自登州来守此邦。
爱其山川泉石之胜,怡然有久留之意。
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
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将复用,惧其不能久矣。
明年二月,诏书移牧河间,邦之父兄皆惜其去。
虽公亦将留焉而不可得也。
于是数与其僚燕于湖上,曰:“北方幸安,余将复老于此。
”酒酣,赋诗以别,従而作者三人。
公平生喜为诗,所至成编,及来此邦而未尝有所为,故尤贵之。
遂相与刻于石,以慰邦人之思焉。
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谈笑万事毕,樽罍众客俱。
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
坐使羁游士,能忘岁月徂。
纵欢真乐易,恨别不须臾。
庙幄新谋帅,河间最近胡。
安边本余事,清赏信良图。
应念兹园好,流泉海内无。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宋朝苏辙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
因各为一碑,刻弥勒佛,且记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过而观焉,作小诗以授院僧。
谁言肤寸像,胜力妙人天。
欲疗众生病,阴扶济世贤。
身微须覆护,眼净照几先。
岂为成功报,犹应历劫缘。

失调名·寿花戴了

宋朝孙惟信

寿花戴了。山童问、华庚多少。待瞒来、又怕旁人笑。况戒腊、淳熙可考。大衍之用恰恰好。学易後、尚一年小。谢屐唐衣眉山帽。薰风送下蓬岛。生巧。吕翁昨夜锺离早。又曾参、两个先生道。又也曾偷桃啖枣。百屋堆钱都不要。更不要、衮衣茸纛。但要酒星花星照。鹘笑到老。

送李钧郎中

宋朝苏辙

君家毗陵本江南,虽为浙西终未甘。
风流秀发自不减,气质浑朴犹中含。
敲榜满前但长啸,簿书堆案常清谈。
湖中往往载画舫,竹下小小开茅庵。
歌吟仿佛类骚雅,导引委曲师彭聃。
新茶泼乳睡方觉,渌酒倾水醒复酣。
一朝挥手去不顾,使我把袂心难堪。
扁舟水涸费牵挽,瘦马雪冻忧朝参。
一官来往似秋燕,薄俸包裹如春蚕。
东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谁念家无甔。

次韵温守李钧见寄兼简毛大夫

宋朝苏辙

梁苑相従簿领中,清风相逐画船东。
婆婆江海凌云鹤,饮啄笼樊失渚鸿。
别后丹砂迷旧诀,愁来白发变衰翁。
此间诗老仍勍敌,正忆高吟酒盏空。

车浮〈并序〉

宋朝苏辙

结木如巢,承之以箦,沉之水中,以浮识其处,方舟载两轮挽而出之,渔人谓之车浮。
此诗所谓汕也,与迟、适同作车浮诗。
寒鱼得汕便为家,两两方舟载械。
谋食旋遭芳饵误,求安仍值积薪遮。
情存未免人先得,欲尽要令物莫加。
身似虚舟任千里,世间何处有罦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