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苏辙的诗 > 和子瞻金山

和子瞻金山

[宋朝]:苏辙

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
潮平风静日浮海,缥缈楼台转金碧。
瓜洲初见石头城,城下波涛与海平。
中流转柂疑无岸,泊舟未定僧先迎。
山中岑寂恐未足,复将江水绕山麓。
四无邻家群动息,钟声铿锽答山谷。
乌鸢力薄堕中路,惟有胡鹰石上宿。
谁知江海多行舟,游人上下夺岩幽。
老僧心定身不定,送往迎来何时竟。
朝游未厌夜未归,爱山如此如公稀。
不待游人尽归去,恐公未识山中趣。

苏辙简介

宋朝·苏辙的简介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苏辙的诗(1653篇) 苏辙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和子瞻金山

宋朝苏辙

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
潮平风静日浮海,缥缈楼台转金碧。
瓜洲初见石头城,城下波涛与海平。
中流转柂疑无岸,泊舟未定僧先迎。
山中岑寂恐未足,复将江水绕山麓。
四无邻家群动息,钟声铿锽答山谷。
乌鸢力薄堕中路,惟有胡鹰石上宿。
谁知江海多行舟,游人上下夺岩幽。
老僧心定身不定,送往迎来何时竟。
朝游未厌夜未归,爱山如此如公稀。
不待游人尽归去,恐公未识山中趣。

和于京兆景瞻金山八诗·其四·拟赋重游金山

明朝倪岳

客船小泊亦多时,风雨冥冥有所思。新赏已孤三日醉,旧题聊续一联诗。

梦中泉石俱空界,眼底江山此色丝。夙愿可偿君莫忘,悠悠岁月尚无涯。

和于京兆景瞻金山八诗·其二·重游金山阻雨不果

明朝倪岳

自是寰瀛第一洲,凌虚长日许谁游。须知佛界波心立,绝胜仙槎海上浮。

留客帆樯三月里,恼人风雨五更头。四难二美原非易,极目江天不尽愁。

和于京兆景瞻金山八诗·其七

明朝倪岳

青螺临镜绾朝烟,白首重登感少年。访旧逢僧仍莞尔,赏心对酒已陶然。

呼鼋洞口云垂地,栖鹘峰前水拍天。为惜胜游归去晚,清时未羡独醒贤。

和于京兆景瞻金山八诗·其三

明朝倪岳

乘兴思登江上台,天风吹送片帆来。青山十里无多地,白浪千层绝点埃。

楼观真从云里出,画图疑是镜中开。何如得谢樊笼去,判取吟身混草莱。

和于京兆景瞻金山八诗·其五

明朝倪岳

旧游何处觅行踪,胜会茫然百念空。长羡上方归衲子,好分佳景付诗翁。

山形拔地真成险,海口吞江欲逞雄。儗住穷颠携白鹤,不妨见夜月开笼。

和于京兆景瞻金山八诗·其八

明朝倪岳

岁华如逝抵须愁,三十年馀两度游。离合有期诸客在,去来无定此生浮。

寺从兜率岩中凿,江绕盘陀石畔流。欲向山僧分半席,惊鸥飞起断矶头。

和子瞻焦山

宋朝苏辙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轻帆急须臾间。
涉江已远风浪阔,游人到此皆争还。
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胜绝无此闲。
野僧终日饱一饭,与世相视如髦蛮。
门无舟楫断还往,说法教化鼋鼍顽。
偶然客至话乡国,西望落日低铜镮。
岷峨正在日入处,想象积雪堆青鬟。
稻田一顷良自给,仕宦不返知谁扳。
久安禄廪农事发,强弓一弛无由弯。
行逢佳处辄叹息,想见茅屋藏榛菅。
我知此地便堪隐,稻苗旆旆鱼斑斑。

和子瞻煎茶

宋朝苏辙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
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
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
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
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
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煎汤。

和子瞻过岭

宋朝苏辙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荼亦甘。
有命谁令终返北,无心自笑欲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
手挹祖师清净水,不嫌白发照毵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