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苏辙的诗 > 扬州五吟其二平山堂

扬州五吟其二平山堂

[宋朝]:苏辙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
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
檐外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丸澜。
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子细观。

苏辙简介

宋朝·苏辙的简介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苏辙的诗(1653篇) 苏辙的名句

猜你喜欢

扬州五吟其二平山堂

宋朝苏辙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
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
檐外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丸澜。
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子细观。

扬州五吟其三蜀井

宋朝苏辙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著鞭。

扬州五吟其一九曲池

宋朝苏辙

嵇老清弹怨广陵,隋家水调继哀音。
可怜九曲遗声尽,惟有一池春水深。
凤阙萧条荒草外,龙舟想像绿杨阴。
都人似有兴亡恨,每到残春一度寻。

扬州五吟其五僧伽塔

宋朝苏辙

山头孤塔閟真人,云是僧伽第二身。
处处金钱追晚供,家家蚕麦保新春。
欲求世外无心地,一扫胸中累劫尘。
方丈近闻延老宿,清朝留客语逡巡。

扬州五吟其四摘星亭

宋朝苏辙

阙角孤高特地迷,迷藏浑忘日东西。
江流入海情无限,莫雨连山醉似泥。
梦里兴亡应未觉,後来愁思独难齐。
只堪留作游观地,看遍峰峦处处低。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其二

明朝文征明

平山堂上草芊绵,学士风流五百年。往事难追嘉祐迹,閒情聊试大明泉。

隔江秀色千峰雨,落日平林万井烟。最是登临易生感,归心遥落片帆前。

扬州平山堂联

清朝方浚师

冈形似蜀,山色连吴,极目对峰峦,已胜一窗供谢眺;

江上飞云,槛前修竹,高吟忘主客,有谁七字继苏髯。

扬州平山堂联

清朝方浚师

自张唐民偕梅宛陵游,斯堂乃因人重;

有苏长公和王巨卿作,吾曹毋以诗鸣。

扬州慢·平山堂

清朝叶申芗

廿四桥边,二分月夜,繁华自古扬州。

忆髫龄随侍,骑竹马曾游。

从此后、征帆频过,缘悭意懒,辄引风舟。

笑半生、弹指声中,白了人头。

者番重到,数良辰、才过中秋。

念山水依然,林亭就废,胜迹仍留。

四十二年旧梦,凭栏望、烟霭空浮。

但岩前、老桂飘香,尚满山陬。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其一

明朝文征明

莺啼三月过维扬,来上平山郭外堂。江左繁华隋柳尽,淮南形胜蜀冈长。

百年往事悲陈迹,千里归人喜近乡。满地落花春醉醒,晚风吹雨过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