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邵雍的诗 >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宋朝]:邵雍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
始祖有遗烈,托君访春存。
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
石柱之始立,於古无所根。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
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
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
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
二者兼取之,於义似或尊。
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
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
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
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
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
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
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邵雍简介

宋朝·邵雍的简介

邵雍 邵雍(1011—1077)即邵康节,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汉族,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少有志...〔邵雍的诗(1514篇) 邵雍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宋朝邵雍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
始祖有遗烈,托君访春存。
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
石柱之始立,於古无所根。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
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
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
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
二者兼取之,於义似或尊。
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
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
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
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
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
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
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哭张师柔长官

宋朝邵雍

生平志在立功名,谁谓才难与命争。
绝笔有诗形雅意,盖棺无地尽交情。
胸中时事何由展,天下人才不复评。
魂若有知宜自慰,子孙大可振家声。

石柱

唐代郑谷

暴乱免遗折,森罗贤达名。末郎何所取,叨继外门荣。

书后村诗卷

宋朝张埴

我看后村诗,未许后生到。
油然真意兴,流出好怀抱。
蜂蝶林中花,牛羊原上草。
孤村来午馌,小涧生新潦。
扶孙行更健,阻雨归不早。
买鱼船迸滩,畏虎樵争道。
客多待荷花,田少种粳稻。
林龙有造化,野鹤无烦恼。
中秋月到备,九日鞠上帽。
东舍帘酥鹏,西邻绩鬼貌。
剖开床头翁,浇沃腹中稿。
对灯舞僛僛,抚几歌浩浩。
明朝复何事,随意足幽讨。
墙下负暄宜,腊前得白好。
金穰心愿遂,木刻足迹扫。
此乐政无价,吾诗尤是宝。
清风百世下,持以见郊岛。
持以见郊岛,岂不一绝倒。
岂不一绝倒,来迎玉山老。

读梅扫村诗

宋朝叶茵

雪村吟有稿,名峻斗牛低。
声调唐之上,精神江以西。
爱君忧国意,临水傍山题。
何代无风雅,人心自鹜鸡。

石柱庵

宋朝宋之才

炼形仙入天聪洞,卓锡僧归石柱庵。
穷胜不知天已晚,归来药径月盈篮。

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翁司户

唐代卢纶

联飞独不前,迥落海南天。贾傅竟行矣,邵公唯泫然。
瘴开山更远,路极水无边。沈劣本多感,况闻原上篇。

恭上人求偈戏赠二首·□侯劝师柔软说

宋朝刘克庄

□侯劝师柔软说,刘叟所见适不同。
有时一句撞墙倒,有时一喝惊耳聋。

江知源连山村诗

近现代郑孝胥

廿年隐海滨,读《易》忘其老。避乱复居辽,植果守荒岛。

诸孙各勤学,玉立尽国宝。知子非忘世,作计不草草。

狂夫来一饭,放眼穷苍昊。出门勿相笑,动静或同道。

刘海村诗问次韵

明朝许相卿

感叹壶头念少游,危踪到处浪淹留。青山食力荒三径,白首携家访十洲。

夏半梅黄怜节物,雨深苔翠上衣裘。四郊战骨萦芳草,斜日孤城怯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