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陈著的诗 > 东隐退永固龄叟留之慈云西堂

东隐退永固龄叟留之慈云西堂

[宋朝]:陈著

识破机关便出林,满天劫火可能侵。
水流不去青山影,风与俱高白鹤心。
物外弟兄相契合,眼中世界几浮沉。
是知处处虚西榻,难得慈云一片阴。

陈著简介

宋朝·陈著的简介

陈著 陈著(1214~1297),六月十三日戌时生,小名祥孙,字子微,小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武康县。曾祖宏,祖伸,父德刚,兄弟二人,娶童氏。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陈著的诗(1370篇) 陈著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东隐退永固龄叟留之慈云西堂

宋朝陈著

识破机关便出林,满天劫火可能侵。
水流不去青山影,风与俱高白鹤心。
物外弟兄相契合,眼中世界几浮沉。
是知处处虚西榻,难得慈云一片阴。

赞龄叟留东隐二首·才出家来恩膦轻

宋朝陈著

才出家来恩膦轻,师于东隐却关情。
一盂菜饭留分与,方信空门有弟兄。

赞龄叟留东隐二首·一片丹山云出山

宋朝陈著

一片丹山云出山,慈云高处共清閒。
春风轻借吹嘘力,出本无心也会还。

闻丹山主僧德周欲退慈云主僧龄叟留此作

宋朝陈著

识破机关便出林,满天劫火可能侵。
水流不去青山影,风与俱高白鹤心。
物外弟昆相契合,眼中世界几浮沈。
是知处处虚西榻,难得慈云一片阴。

醉书永固方丈示东隐

宋朝陈著

西麓与东峰,前缘得二翁。
雅心千古上,慈汗一尊同。
猛省尘埃梦,饱参松竹风。
黄绮在何处,我欲问冥鸿。

送规老住虔之慈云

宋朝李彭

禅翁竟补栖禅处,兔角龟毛杖佛僧。

久厌宗雷同保社,却凭章贡浊埃尘。

定携天上苍鹰爪,去接西江白业宾。

大庾岭头梅正好,同风千里一枝春。

游慈云似龄叟

宋朝陈著

我来景照堂,主人一笑领。
蔬筍充我饥,芎朮疗我病。
坐久不知晚,留以夜榻并。
世事方东流,人情入西暝。
兹逢岂假合,如形有随影。
不言自相知,无味足隽永。
潜远意悠悠。披仰心炯炯。
顾我为何人,古今两照映。
余言不可写,手拍阑干猛,云飞风满山,万动归一静。

登慈云阁示龄叟月峤

宋朝陈著

人间何处无春风,春风好处山林中。
我与龄叟心事通。去年雪外来共松炉红,梅花窗下今日还相逢。铿然者谁敲竹筇,吾友月峤勤相从。拍手一笑意气同,各馔所有留从容。丛盘簇豆异味重,倾壶倒榼新篘浓。瀹我以茶鼎之芳茸,战我以诗笔之铦锋。浮生谁能百岁终,世变翕忽云飞空。乌轮无情已下舂,白鸟翩翩投前峰。归兴浩浩舞而东,醉中无语可谢两主翁。

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

宋朝陈著

丹霞前,慈云顶,两壁相看苍铁冷。春风秋月一逢迎,菜碗茶瓯拍香鼎。有时话到有处无,有时瞑到入禅定。本来僧俗不相干,气味投时堪隽永。九年卓锡兴百废,谁与挽之欲去猛。我年今已七十六,师五十二亦多病。人生契合是因缘,临老相分重凄哽。东湖水宽万顷烟,风波簸弄羲娥影。西山有寺古佛境,啼鸟落花云水静。师亦两下如何领。

十月十二日到慈云见去岁与龄叟诗因次韵

宋朝陈著

短筇敲路又投西,满眼皆诗不用题。
风撼材声如海怒,天铺雪意放云低。
自怜白发貂裘敝,欲借红炉纸帐栖。
记取年年此时节,两翁一醉笑扶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