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徐灿的诗 > 踏莎行·初春

踏莎行·初春

[清朝]: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译文与注释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莎,音suō。
春魂已作天涯絮:春天的精灵已化作柳絮飘向天涯。春魂,春之精灵。
晶帘:水晶垂帘。
金衣:指黄莺。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故国不知消失在何处,任凭小舟漂流,不知将飘向何处。故国,指明朝。
碧云犹叠旧山河:美丽的碧云,覆盖的仍是原先的河山。表示山河依旧,却已改朝换代。
月痕:月影,月光。

写作背景

《踏莎行·初春》是清代词人徐灿创作的一首词。一首看似平凡、业已被人写滥了的“初春”能赢得这样高的声誉,究其主因,主要在于词人藉着一个特殊时代的“初春”倾吐出了那个时代共有的心声,拨动了无数同频共振的生命之弦。

作品赏析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八字写初春景象,神貌毕至。这是春愁还远未滋生的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骚人墨客准备好了无数瑰丽的辞藻来讴歌美丽的春日,可徐灿笔下却是一片萧瑟伤情。“春魂已作天涯絮”,“春魂”写其悲凉,“天涯絮”则隐隐逗出“山河破碎风飘絮”之感,其实乃是心造的幻境。惟有此幻境,“晶帘宛转为谁垂”之疑惑、“金衣(即黄莺——作者按)飞上樱桃树”之跌宕就别有意味,预示着在词人的心中,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初春。
故国沦亡,身世浮沉,作者和她的丈夫应该选择“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之路,可是那一叶扁舟又在哪里。赵宋遗民张炎曾写道“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甘州》)的凄恻词句,而徐灿面对的仍然是那一轮夕阳,天上碧云,层层叠叠,依稀做出旧日山河的模样,那无情的月亮不要照到山河深处,免得清晰的呈现出残山剩水,令人痛伤!这就是徐灿笔下的初春。
词的上片景中寓情,下片情中带景,章法井然,笔致蕴藉,传达出沉郁悲凉的时代感觉,因而获得高度评价。如谭献《箧中词》云:“兴亡之感,相国愧之”,带入陈之遴,所评极精审;又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其末二句云:“既超逸,又和雅,笔意在五代北宋之间”,亦得个中三昧。

徐灿简介

清朝·徐灿的简介

徐灿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徐灿的诗(100篇) 徐灿的名句

猜你喜欢

踏莎行·初春

清朝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踏莎行·初春游虎丘饮阊门水阁

清朝叶大庄

镜里情怀,笛边风调。

曼声度曲低声笑。

小楼寒勒海棠花,杜鹃抵死花前叫。

野寺春游,名园晚眺。

落灯时节仙人少。

真娘墓上雨潇潇,谁家冒雨烧香轿。

踏莎行

清朝徐灿

水咽离亭,梦寻归渡。今春曾向江南去。笑人柳絮不知愁,几番弄雪还骄雨。

踏莎行

唐代李标

砚点飞花,檐沾弱絮,炉烟小误湘帘暮。春风不解动人情,人情怕送春归去。

细草粘天、斜阳挂树,天涯离别人何处。休休莫更倚危栏,远山正是愁人路。

踏莎行

明朝徐媛

零雨初收,金波乍转,捣衣双袖临风卷。

银床玉簟陡生凉,迟眠且扑流萤扇。

草绿长门,荷残别院,如丝情绪如云乱。

无端蟋蟀响西堂,井梧叶叶关心颤。

踏莎行·茄

清朝叶申芗

昆味称奇,落苏名俏。

五茄久著珍蔬号。

自从题做紫膨脝,食单品减知多少。

作脯原佳,将糟亦妙。

老饕所嗜从吾好。

忆并白苋话清操,自惭肉食非同调。

踏莎行·雁

清朝宋琬

枫落潇湘,雪深幽冀。霜风吹老芦花穗。捣衣时节却飞来,一声才断千行泪。

踏莎行·春柳

清朝庄盘珠

晓月离亭,斜阳古渡。有时遮断行人路。桃花作伴过清明,谁家池馆藏烟雨。

踏莎行·村女

清朝丁澎

浅碧藏鸠,乱红吹絮。疏疏几阵催花雨。小桥一带种桃花,花边便是儿家住。

踏莎行·春草

清朝赵我佩

径绕苔花,庭飞柳絮。池塘寂寞清明雨。西园蝴蝶故依依,东风吹梦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