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顾太清的诗 > 玉烛新·白海棠

玉烛新·白海棠

[清朝]:顾太清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雨后初晴,白海棠如同一位洗去了胭脂,身着素衣的清丽女子。风吹拂着显得慵懒娇憨的样子,从早到晚都是如此惹人怜爱。到了微寒夜晚,白海棠披上了乌衣,静静睡去。院子里寂静无声,银烛还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白海棠发出微弱的香气暗侵襟袖,沁人心脾。
你的芳心如花朵初绽,能占几分春光?花儿们争奇斗艳,可是谁能像你那样素净清雅?你的神韵,堪称花中第一,让我在花前为你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吧。

注释

⑴新雨:刚下过雨。亦指刚下的雨
⑵胭脂:亦作“胭脂”。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艳的红色。
⑶缟(gǎo)衣:白绢衣裳。
⑷憨憨:痴呆貌,质朴貌。
⑸更漏:漏壶,计时器。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⑹乌衣: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
⑺盈盈:仪态美好貌。
⑻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⑼流水高山:指名曲《高山流水》。

写作背景

《玉烛新·白海棠》是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在“秋红吟社”结社期间所作的。此词为咏白海棠,实则借咏海棠抒怀,词中素洁高雅的白海棠就是在比喻词人自己,全词抒写了词人对美好情志的追求。

作品赏析

顾太清的词清新隽秀,这首《玉烛新·白海棠》,亦是非常轻灵生动。
词中上阙写花,是透过人的审美心理来表现的,其中浸透了人与花的交融。一番新雨初晴后,那白海棠像是被洗褪了胭脂,穿着洁白素色的衣服一样,海棠以红色为多,白海棠为稀有品种,人们多见红色海棠。当见到白海棠时词人欣喜地形容白海棠为“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把白海棠比喻成一位洗去了胭脂,身着素衣的清丽女子,她不施粉黛,依然有逼人的容光,令人移不开目光。接着又形容它的可爱姿态:“东风倦倚,憨憨态”,说有它有着憨态可掬的样子。它“不管敲残更漏”,从白日到夜晚,都是这番惹人喜爱。到了夜晚“嫩寒天气”中,白海棠静静睡去,变成一种“乌衣”打扮。院子里寂静无声,银烛还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主人尚未睡去,但却“微香暗侵襟袖”,白海棠微弱的香气飘了进来暗侵襟袖,沁人心脾。
词中下阙延续了人与花交融的手法,写的是词人与花的对话。“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这是赏花女子与花的对话,说花儿盈盈芳心,占尽春光,女子的芳心,也在春光中被花儿激发,在红装素裹的争奇斗艳中,谁能占几分春光?唯有词人独独赞赏这白海棠。“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还赞扬它的素净清雅。“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赞扬它在花中也数第一,有着清秀高雅的神态。花有肥腴之态,鲜艳之色,代表了一种富贵态,词人的审美欣赏却在于花中“净骨天然”的挺拔素洁,它代表了一种天姿国色,而且神韵高雅,不媚俗,非浓妆艳抹。词人以这里的白海棠为知音,表示要像伯牙与子期一样,在它面前弹奏“流水高山”一曲,为它慢慢弹奏,倾诉自己的芳心。交融对话,写得灵动活泼,借咏花,表达了词人的审美追求。
这首词的特色就在于它将以前女性词中,特别浓郁的伤春怨秋、压抑哀伤之情放在一边,把以往女性词人面对惨淡人生、压抑现实时无法摆脱的情绪和感受,化为美人飞仙式的自赏和自许。词人把自己的命运和白海棠的命运连在一起,委婉幽深曲地道出自己自信清高的情怀。

顾太清简介

清朝·顾太清的简介

顾太清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rdq...〔顾太清的诗(98篇) 顾太清的名句

猜你喜欢

玉烛新·白海棠

清朝顾太清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玉烛新·海棠初雨後

宋朝方千里

海棠初雨後。似露粉妆成,肉红团就。太真帐里,春眠醒、缓蹙楼前宫漏。潮生酒晕,独自倚、阑干时候。吹鬓影、斜立东风,馀寒半侵罗袖。骊山宫殿无人,想笑问君王,艳容如否。万花竞斗。难比并、丽美巧匀丰瘦。闺房挺秀。□一顾、丹铅低首。应对、羯鼓声中,清歌美奏。

玉烛新·无题

清朝佟世南

旧时携手地。正新月如钩,繁花似绮。西陵春晚,归鞍速、谁料忽然抛弃。

征鸿盼尽,镇不见、锦书香字。犹记得、饯饮长亭,尊前暗嘘愁气。

玉烛新·养高梓里

宋朝宋无名氏

养高梓里,袖手珍祠,太平五福人物。自是昔年,场屋文章旧豪杰。诗书平生事业。问造物、为谁悭惜。谩眷怀、兰玉桂香,已露消息。尝试问、天公好事,鼎来家庆自因袭。更看绶蓝森列,映灵椿双碧。诸郎击鲜奏食。笑贾陆、一更十日。画堂上,鹤算延长,兕觥无极。

玉烛新·寄俞鲁用

明朝顾璘

飘飘黄绶客。向溟海东边,参陪凫舄。从来短簿,非凡事、认取凤凰毛翮。

春从满腹,舌澜翻曾倾词席。数斗后、豪气凌云,看舞玉龙三尺。

玉烛新·乙酉元日

明朝梁清标

雪晴开曙早。

看遍布王正,条风拂晓。

轻烟丽日,椒觞暖、共说丰年佳兆。

春衣儿女,喜得岁、樽前频绕。

山中卧,击壤清时,追随牧童村老。

回思当日先皇,正颁赐天厨,云和缥渺。

大酺同庆,陪鸳鹭、每近龙颜欢笑。

孤臣无状,此际包容非小。

今何幸,放逐沧浪,尚安覆帱。

玉烛新·落花风不小

清朝史承谦

落花风不小。

待做就春阴,酿成寒峭。

眠香病酒都无分,只有离愁萦绕。

镜鸾何处,莫便把、幽盟忘了。

笑几度、星月前因,空忆旧时风貌。

夜深兰烬频挑。

乍枕手闲眠,梦儿来好。

半生欢分,翻输却、梦里缠绵多少。

惊回残漏,依旧是、凄凉怀抱。

丝丝泪,湿透罗衾,有谁知道。

玉烛新·清溪环舍后

清朝王策

清溪环舍后。

记小苑莺边,杏腮红骤。

两三骚客,狂吟处、写遍钗形屋漏。

嗅香敲句,常误了、月痕钟候。

又谁料、人落先花,多时泪无乾袖。

呼君一片吟魂,向斜日光中,为侬来否。

柳眉遥斗。

似怅望、地下忆花人瘦。

花应再秀。

只难见、荀郎白首。

尽肠断、烟雨年年,玉梢脂绣。

玉烛新·自扬州梦断

清朝王允持

自扬州梦断。

叹几遍东风,流年潜换。

无端信马看花去,又被莺声屡唤。

玉壶贳酒,都不是、旧游庭院。

凭栏久,一片冰心,笑谢杏梁双燕。

试听津鼓频催,早缆解春江,绿烟零乱。

相看独有玲珑月,蓬底浊醪徐劝。

分香解佩,回首十年恩怨。

重拈起、薄幸青楼,杜郎公案。

玉烛新·疏云萦碧岫

宋朝史达祖

疏云萦碧岫。带晚日摇光,半江寒皱。越溪近远,空频向、过雁风边回首。酸心一缕。念水北、寻芳归后。轻醉醒、堤月笼沙,鞍松宝轮飞骤。秦楼屡约芳春,记扇背题诗,帕罗沾酒。瘦愁易就。因惊断、梦里桃源难又。临风话旧。想日暮、梅花孤瘦。还静倚、修竹相思,盈盈翠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