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王勃的诗 > 麻平晚行

麻平晚行

[唐代]:王勃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千里羁旅,多时离家,我禁不住回望故土,倦怠了游山玩水的兴致。在山中寻找高高低低的戍道,远远近近可以听到泉水的声音。山涧旁的草色丰富让人眼花,枝丫上的花朵繁多的让人叫不出名字。但是即使在平麻,我的愁思何时才能停止。只有清肃的晚风和青猿凄厉的啼叫。

注释①麻平:②怀土:怀恋故土。③戍:防守边疆。④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⑤羁心:亦作羇心,犹旅思,羁旅的愁思。

作品赏析

  怀土和倦游情这样的词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连续三首诗,诗人多次运用百年和千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交织进行的搭配,使得愁绪不仅仅弥漫在纸页上,更是充斥在整个空间里,并且随着第四维时间的推移更加的浓重。仿佛我们回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看到诗人的衣带正飘动,感觉到诗人的思绪刚刚开始。百年,和千里,又运用的夸张的手法,洪造得了氛围。

  戍道就是为了防守边疆而修的战道。王勃是非常渴望从戎报国的。在《滕王阁》中,他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柳宗元的《小石潭纪》中一段极其别致的描写:“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于是伐竹取道”。然而在此诗中,无论是心中的渴望还是自然的美景都无法吸引诗人,高低错落如何,远近鸣环又如何。作者在这里追对它们作了粗略的带过。

  涧叶繁密到无法细分颜色,山花也无法辨名。照理说,已经是迷花倚石的境界了。然而,即使见到了仙境般的景色,这种景色,现在仅仅作为诗人羁心的反衬了。诗中,一个才分色和一个不辨名,是不着一色,而写尽风流。其妙处类似于希腊神话中,征战十年怨声连连的士兵看到海伦之后,心甘情愿的留学卖命。(呵呵,跑题了)。

  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只道,我的愁思到哪里才会结束。言下之义就是还乡。独在异乡,那种孤独和凄凉,日暮都会浮现和膨胀。柳宗元的小石潭竟然让他凄神寒骨。所谓的“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竟然变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王勃简介

唐代·王勃的简介

王勃 王勃(约650|——676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诗(82篇) 王勃的名句

猜你喜欢

麻平晚行

唐代王勃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麻平晚行

唐代王勃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宿麻平驿

唐代顾在镕

及到怡情处,暂忘登陟劳。青山看不厌,明月坐来高。
犬为孤村吠,猿因冷木号。微吟还独酌,多兴忆同袍。

开平晚归

元朝王恽

龙首冈边野草深,秋风滦水动归心。百年蓬巷开圭窦,一日恩光照士林。

吟鬓有光浮镜玉,家书封喜认泥金。料应晓月帘栊底,乾鹊飞来报好音。

始平晚息

唐代王勃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麻平寺逢友人自楚至

明朝曾畹

空山留一寺,下马忽逢君。蜀道无长毂,征衣有栈云。

秋边鸣细雨,谷口上斜曛。客自潇湘至,猿声似惯闻。

泊长平晚望

宋朝张耒

川隐夷犹棹,春归杳霭天。
翠深交岸树,绿野望川田。
渔酒数家市,船樯何处船。
登临一回首,无限意茫然。

三月二日泛舟下延平晚泊西芹

宋朝陈渊

扁舟劣容身,风浪困掀簸。

曲肱游华胥,梦断千山过。

纵横波间石,满目牛羊卧。

秋毫傥不支,巨舰忽已破。

篙师号神逸,却立变衰懦。

我岂未之思,悬知无可奈。

此生足惊忧,似为天所瘅。

那能一生死,且复耐摧挫。

日暮同济人,举酒纷相贺。

一笑尽馀觞,歌罢无予和。

早发东阿午经东平晚宿汶上是日雪

元朝何中

严装齐地晓,投馆鲁乡暮。天寒客心速,雪下车声去。

迷兽出桑畦,流人披野路。浅霭须城山,斜桥汶津树。

前圣有遗业,惝惘经行处。荷蓧与耦耕,何其得深趣。

晚行

清朝毛澄

路转平田白,临溪屡问津。

远天低似水,暝树立如人。

屐响知樵牧,烟花悦隐沦。

从今鹿门去,应与德公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