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魏了翁的诗 > 张隐君挽诗

张隐君挽诗

[宋朝]:魏了翁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
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
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魏了翁简介

宋朝·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魏了翁的诗(1074篇) 魏了翁的名句

猜你喜欢

张隐君挽诗

宋朝魏了翁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
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
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乐隐君挽诗

宋朝魏了翁

人畸天则偶,俗隘我常优。
谩道蚿怜鳖,终成鹊避鸠。
蹇驴花露晓,孤雁稻云秋。
想见招魂曲,人人说少游。

程隐君挽诗

宋朝魏了翁

岁凶瓶粟罄,屋破褚衣单。
地寂鸟乌乐,天高鸿雁寒。
坟前晚生桂,露下草摧兰。
只把存耕处,令人反覆看。

程隐君挽诗

宋朝史尧弼

武阳昔有埋轮使,慷慨风声今未休。
此老典刑馀故国,乡来仪概动殊州。
曾无遗憾登三寿,忽循优闲卧一丘。
招以哀诗追楚些,未忘吾里尚魂游。

题孔隐君挽诗卷

明朝陶安

墓木年来拱,庭兰日有芳。与君虽不识,闻誉亦堪伤。

田宅金渊在,源流泗水长。禹钧阴德厚,遗绪未茫茫。

友桂史隐君挽诗(明古之父)

明朝妙规圆公

茅茨不剪小亭幽,白芷红兰已自秋。
斜日一溪杨柳静,水禽飞上钓鱼舟。

友桂史隐君挽诗(明古之父)

明朝宗圆

茅茨不剪小亭幽,白芷红兰已自秋。

斜日一溪杨柳静,水禽飞上钓鱼舟。

赠张隐君(时隐君留张南村家)

明朝许观

漫披华什咀余甘,欲报琼瑶愧不堪。
一自返舟后,几回飞梦石湖南。
莺花敢续迎春句,灯火空陪入夜酣。
茶气拂帘清簟午,想应宾主正高谈。

寄赠张隐君

明朝刘崧

仙人身著紫绮裘,昨者来自南陵州。南陵之山高百尺,中有叠嶂之危楼。

烟光涌翠当碧落,石瀑飞嶂鸣清秋。庾公谢朓招不起,至今山水令人愁。

飘然戏笙鹤,南过三湘去。落日下洞庭,长歌揽巫楚。

楚王台榭杳霭间,青鸟飞去何时还。三十六天朱陵洞,七十二峰南岳山。

娟娟绿萝裳,袅袅临流女。倏忽如飘风,白波愁日暮。

重华之琴不复鼓,灵瑟年年泣秋雨。仙人自是留侯徒,口诵黄石相传书。

左按钧天之广乐,右接奇肱之飞车。鱼龙掀舞明月下,坐使千古成须臾。

我思仙人碧云里,再拜扬言惭仰视。瑶草春香石洞霞,白榆夜浸天河水。

天河水流无尽时,织女秋鬓应成丝。若过扶桑定相待,我欲乘槎浮东海。

寄武当山张隐君

明朝谢榛

辞官身寄楚天涯,石屋烧丹别是家。
七十二峰春雪里,杖藜随意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