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曾丰的诗 > 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收若诗以能问于

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收若诗以能问于

[宋朝]:曾丰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余百篇。
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
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诗书其髓易其精,左右逢原笔纵横。
公先闻道非后进,我后获仁岂先生。
知津问津盖有得,教玉琢玉其何名。
玉虽不以石作使,以磨易磋亦其理。
春秋以来有师承,博约之外无宗旨。
风行水上旧为文,雷在地中新复理。

作品赏析

【原题】:
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收若诗以能问于不能久之愧虚盛意敬赋古风谢塞

曾丰简介

宋朝·曾丰的简介

曾丰(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曾丰的诗(946篇) 曾丰的名句

猜你喜欢

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收若诗以能问于

宋朝曾丰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余百篇。
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
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诗书其髓易其精,左右逢原笔纵横。
公先闻道非后进,我后获仁岂先生。
知津问津盖有得,教玉琢玉其何名。
玉虽不以石作使,以磨易磋亦其理。
春秋以来有师承,博约之外无宗旨。
风行水上旧为文,雷在地中新复理。

初夏即事一首谢俞德远惠茶

宋朝洪咨夔

病眼昏花懒读书,闭门恬养冉溪愚。
一帘草色蛤呼伴,四壁树阴鸡护雏。
已是归来何用引,本无太极不须图。
小团自汲新泉试,凉满松风石铫炉。

赠别刘文卿(楚公之孙)

宋朝王庭珪

丞相诸孙早相见,子独羁游未识面。

忽骑瘦马夜敲门,始得此郎如小阮。

通都大邑多豪英,乃走穷山访微贱。

匆匆未暇世论文,会看落笔知关键。

赠大木上人经略芝冈熊公之孙

清朝陈恭尹

十年之前读国史,神熹皇间叹未已。吁嗟熊公经纶才,疆场同辜直而死。

曹沫三败犹有为,李广自刭岂数奇。当时是非且勿论,不知公死谁代之。

我怀此语未出齿,今日衡山见孙子。摧颓但有神骨存,僧衲不完冬不被。

旧家王谢自不同,少罹患难诗能工。小雏毛羽今已具,何不飞去淩长风。

五十慈亲日西落,念子不归生靡乐,愿君毋为恋丘壑。

吁嗟乎,君不见岳王祠庙崇千秋,秦氏儿孙讳长脚。

次韵赠赵岂卿吟啸公之孙乃父亦能诗

元朝方回

大门祖父昔闻声,交臂差池恨晚生。
欲与万山修郡志,谁能三世擅诗名。
故知龙颔无鱼目,更觉松心异舜英。
字稳句圆经几炼,定应九转已丹成。

会昌小岘亭有碑侍郎陆公作也今通守盖公之孙

宋朝曾丰

小岘丰碑大陆书,摩挲虿尾扫龟趺。
机云宗派公家是,晋宋文章此外无。
方被春牵时梦草,岂为秋动辄思鲈。
行藏俱不达情性,在在江山听指呼。

韩尚书南涧公之从弟德文为东广常平上幕丙寅·西清人表表

宋朝曾丰

西清人表表,南涧迹陈陈。
麟笔可无托,雁行犹有人。
姓名知子旧,闻见与吾新。
自分宁攻苦,相期勿搞尘。

韩尚书南涧公之从弟德文为东广常平上幕丙寅·山乡仍水国

宋朝曾丰

山乡仍水国,玉露更金风。
置印龟{左冉右龜}上,扬鞭马首东。
勤渠莲幕客,款曲绣衣翁。
言我坐诗累,至今依旧穷。

韩尚书南涧公之从弟德文为东广常平上幕丙寅·白露一旬后

宋朝曾丰

白露一旬后,秋分三日前。
幕中余暇日,城上肆华筵。
卓立参天木,横陈扑地烟。
主人非独答,客笔不如椽。

送太学生周环依亲还吉水得金字(尚书文襄公之孙也)

明朝黄仲昭

十年芹泮拥青襟,璧水新沾雨露深。

明月暂同官舍酒,白云又动故园心。

帆开潞渚潮平岸,路入庐山花满林。

天上还期绳祖武,勋名奕叶重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