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惠言的诗 >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清朝]:张惠言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年复一年,总是辜负了百花盛开时节,
春天过去,只好带着惆怅送别春天。
梅花傲雪,梨花映月,至今令人思念不已。
真是春天来时不知不觉,春天去时令人惋惜。

注释

①负却:犹辜负。
②只合:只得,只当。

作品赏析

“春来不觉去偏知”,此种体验,人人习而不觉,一经词人拈出,顿成名句。“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三句写尽春愁,笔力重大,造语不凡。全词句句沉痛,结句尤耐寻味。
这是一首惜春词,采用的是直抒胸臆、借物抒情的手法。首句“年年”二字透露出一种自责的心情,由于错过美好春光,因而每每满怀愁绪,二、三句进一步强化这种惆怅。下片,用梅花雪,梨花月这两幅象征春景的图画来渲染惜春之情。美景总是稍纵即逝,让人留恋不己。于是感叹春光之易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伤春惜时之情达到顶点。
从写作上看,全词一唱三叹,读者仿佛窥见一个身影徘徊叹息于春过之时。在情绪上,由自责到惆怅到渴望到无奈,层次分明,突出了一个“愁”字。作为“常州词派”的开山鼻祖,张惠言特别推崇比兴寄托。而这首词却直抒胸臆,情感挚朴感人,实不多见。

张惠言简介

清朝·张惠言的简介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生,嘉庆七年六月十二日卒。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张惠言的诗(46篇) 张惠言的名句

猜你喜欢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清朝张惠言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相见欢·年年地角天涯

近现代宁调元

年年地角天涯。各分飞。心事除非天外有天知。

相见欢·柳

清朝蒋春霖

东风舞倦腰支,几多时,惆怅春前绿鬓欲成丝。

相见欢·风

明朝徐籀

多情有信春风。

到时同。

每向花前花后卷成空。

邮亭路。

阳台畔。

影无踪。

吹送高楼玉笛月明中。

相见欢·题画

五代袁思古

风吹万点幽花。落谁家。语燕差池依样受风斜。

相见欢·其三

清朝张惠言

枝头觅遍残红,更无踪。春在斜阳荒草野花中。

相见欢·其四

清朝张惠言

新莺啼过清明,有谁听?何况朝风夜月杜鹃声。

相见欢·其二

清朝张惠言

重帘护了窗纱,玉钩斜。燕子威巢长自趁飞花。

相见欢·其一

清朝王拯

少年骑马青楼。

醉同游。

赢得十年残梦在扬州。

垂死别。

迎寒节。

越溪头。

长记隔江为我放轻舟。

相见欢·其二

清朝王拯

城头一角秋营。

话宵深。

不道相逢犹是梦中身。

岭畔缺。

梅花月。

伴三星。

归向君王何处觅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