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令狐楚的诗 > 少年行四首·其三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代]: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①少年行:古代歌曲名。②走:跑。咸阳:指京城长安。③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作品赏析

简析

  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小诗,诗中抒发了诗人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极力渲染了诗人青年时期出征的豪迈气概。弓箭在霞光中闪耀着光辉,宝剑照耀着寒霜,在凛冽的秋风之中,诗人驰出了京城,奔赴为国效力的疆场;这里,诗人的自我形象鲜明,报国的豪情壮志表现得十分充分。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用诗的语言表示自己的决心,说只要国家的河追地区没有收复,自己就不打算回头望一望故乡。这比汉代霍去病“句奴未灭,何以为家”(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话更进了一步。

  这首诗先描写,后抒情,两者结合紧密。诗人把雕弓、宝剑、夜光、秋风,走马等形象集中起来,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描写之中充溢着诗人的报国热情。抒情时,诗人抓住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直述以国为家,先国后家的决心。这首诗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

令狐楚简介

唐代·令狐楚的简介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登进士...〔令狐楚的诗(64篇) 令狐楚的名句

猜你喜欢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代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代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少年行四首·其三

明朝彭孙贻

怒臂饥鹰出近城,饿鸢葥叫觉风生。

百金买得脩毫犬,咋兔归来带雪烹。

少年行四首

唐代令狐楚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当年称意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休。

少年行四首

唐代令狐楚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
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休。

少年行四首·其一

明朝彭孙贻

千金散尽未知愁,骏马名姬结队游。

买得宝刀誇示客,明年沙塞取封侯。

少年行四首·其二

明朝彭孙贻

窄袖轻衫胆气粗,五陵豪客避呼卢。

掷来百万当筵叫,尽付胡姬旧酒垆。

少年行四首·其四

明朝彭孙贻

少小豪雄不解儒,椎埋踪迹溷屠沽。

麒麟画像犹生动,卫霍曾留一字无。

少年行·其三

明朝彭孙贻

买得吴钩雪色明,从师未肯学长生。

学成击剑无人知,行尽人间问不平。

少年行五首·其三

明朝胡应麟

五陵楼殿雪初消,玉勒翩翩意气骄。落日万家春草外,呼鹰遥过灞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