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辛弃疾的诗 >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宋朝]:辛弃疾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作品赏析

  公元1189年(宋孝宗淳熙十六年)春,杜叔高从浙江金华到江西上饶探访作者,作者作此词送别。题云“用前韵”,乃用作者前不久寄陈亮同调词韵。杜叔高是一位很有才气的诗人,陈亮曾在《复杜仲高书》中称其诗“如干戈森立,有吞虎食牛之气,而左右发春妍以辉映于其间”。只因鼓吹抗金,故遭到主和派的猜忌,虽有报国之心,但亦无请缨之路。作者爱其才华,更爱其人品,词中蕴含着的深情厚意即能反映出来。

  上阕头句至“毛发”数句盛赞叔高诗作之奇美。头句“细把君诗说”,足见非常爱重。因为爱之深,所以说之细。“恍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言杜诗气势磅礴,读之恍如听到传说中天帝和黄帝的乐工们在广阔旷远的宇宙间演奏的乐章的余韵,动人心魂。

  “千丈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乃熔裁唐人李咸用《览友生古风》诗“一卷冰雪言,清泠泠心骨”语意,言杜诗风骨清峻,读之宛若望见尘土都不到的高崖之上的冰雪,不禁毛发生寒。

  如此说诗,不但说得很细,而且说得极美,比喻新颖,想象奇特,既富诗情,亦有画意。接下至“调瑟”数句哀叹叔高的萧索境况。“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化用苏轼《薄命佳人》诗“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二句,以古来美妇多遭遗弃隐喻才士常有沉沦:“金屋冷,夜调瑟”则借汉武帝陈皇后失宠,进一步渲染了被弃的凄苦。这里纯用比兴,虽为造境,却甚真切,艺术效果远胜于直言。

  下阕写叔高之怀才不遇而转及其家门昔盛今衰。“去天尺五君家别”乃隐括《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一语,谓长安杜氏本强宗大族,门望极其尊崇,但叔高一家却有异于此,是然足弟五人皆有才学,但只因不善钻营而都未有所成就。“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则变化《易乾·九五》“云从龙,风从虎”之语,假托鱼龙纷扰、腾飞搏斗于风云开合之中的昏惨景象,暗喻朝中群小趋炎附势、为谋求权位而激烈竞争。一“看”字有冷眼旁观、不胜鄙薄之意。群小疯狂奔竞,反映了朝政的黑暗腐败。叔高兄弟不得进用,原因即在于此;北方失地不得收复,原因亦在于此。故接下乃兴起神陆沉的悲慨:“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昔日衣冠相望的中原路上,而今唯见一片荒凉,纵横满地的战骨正在白日寒光中逐渐消损。然而当国者却只顾偏安享乐,对中原遗民早已“一切不复关念”(陈亮《上孝宗皇帝书》),许多官僚也“微有西晋风,作王衍阿堵等语”而“讳言恢复”(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三此宋孝宗赵语),借以掩饰其内心的怯懦和卑劣。“叹夷甫诸人清绝”即对此辈愤怒斥责。朝政如此腐败,士大夫如引腐朽,词人的爱国之心却仍在激烈搏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中原未复,愁思难眠,夜半狂歌,悲风惊起,听檐间铁片铮铮作响,宛如千万匹冲锋陷阵的战马疾驰而过。此时词人亦仿佛在挥戈跃马,率领锦突骑兵奔赴疆场,他满怀异常畅快的心情。但这只是暂时的幻觉,这幻觉一消失,那虚生的畅快也就随之消失了,代之而来的必然是加倍的痛苦。歇拍“南共北,正分裂”便是在幻觉消失后发出的惨痛呼号。

  细读此词,乃于慰勉朋侣之中,融入忧伤时世之感,故虽为送别之作,但有悲壮之情。然而其运笔之妙,则在于“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范开《稼轩词序》)。说诗思之深广,则钧天洞庭,浑涵悠远;言诗格之清峻,则阴崖冰雪,奇峭高寒;状境况之萧寥,则冷月哀弦,凄凉幽怨;刺群小之奔竞,则风云鱼龙,纷纷扰扰;悲神州之陆沉,则寒日残骸,惨不忍睹抒报国之激情,则神驰战阵,铁骑铮铮;痛山河之破碎,则声发穿云,肝胆欲裂。凡此皆“有性情,有境界”(《人间词话》),故独高格而不同凡响。

辛弃疾简介

宋朝·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辛弃疾的诗(804篇) 辛弃疾的名句

猜你喜欢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宋朝辛弃疾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上西平·送杜叔高

宋朝辛弃疾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贺新郎·偶示用前韵

清朝王策

戏指文君说。

正朝来、轻纨约扇,小衫裁葛。

翠竹阑边新露润,茉莉一枝吹雪。

好商略、画眉梳发。

冷淡风光偏细腻,有晓炉、烟影宵帘月。

侬把卷,尔弹瑟。

从今妆阁休轻别。

伴清谈、泉烹绿茗,花笼雕合。

膏粉需时原不吝,单少金彄照骨。

且相对、小窗幽绝。

半点柔情千劫在,丈夫心、莫道真如铁。

索一笑,胜缯裂。

贺新郎·苦旱用前韵

清朝王策

细听村农说。

太平年、五风三雨,滋麻润葛。

不料江南今岁旱,占应昨冬无雪。

渐列畈、秧拳黄发。

拭破双眸云阵断,却朝看赤日宵看月。

枉赛社,走笙瑟。

泪携弱女前途别。

卖豪门、情知骨肉,此生难合。

且换青钱租老㹀,响动沟车龙骨。

奈滴滴、浊浆将绝。

再凿远滩通水线,讶泥乾、锸下如攻铁。

鼻出火,背焦裂。

贺新郎·燕子矶用前韵

清朝王策

滴翠岚光泻。

鼓天风、下临无地,奔涛似马。

石级千盘飞动势,想象英雄叱诧。

猛气吸、吴山楚野。

朅我来游斜日里,踞巉岩、脱帽谈王霸。

旁竟若,无人者。

十千好问垆头价。

管今宵、醉眠何处,秋灯客舍。

此地西风真恶剧,吹尽六朝亭榭。

剩破碎、江山难画。

太息古人吾不见,有心情、百种谁同话。

长剑冷,不堪把。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宋朝陈亮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贺新郎·葺旧庐示稚子用前韵

清朝王策

祖德吾能说。

忆当年、归耕谷口,浇瓜刈葛。

种得梅花三十本,岁岁早春香雪。

封老干、斑斓藓发。

花里三间参佐屋,士龙居、独傍东偏月。

最窈窕,又明瑟。

音容十载泉台别。

竟无端、破檐霜漏,坏墙风合。

手缚把茅聊葺补,作苦全凭筋骨。

要世守、门枢不绝。

莫到儿曹抛掷易,学人家、驴券轻书铁。

南村宅,竟瓜裂。

贺新郎·赠戴南枝处士用前韵

清朝王策

旧事凭谁说。

隔沧桑、何从物色,补锅披葛。

不道遗民今尚在,半世吞毡啮雪。

要力挽、千钧之发。

花泪鸟惊诗有史,卷丛残、十甲编年月。

悲惨甚,湘灵瑟。

双台极目河山别。

痛招魂、狂歌击石,雪飞冰合。

金粟堆寒冬青死,更使行人销骨。

料蜀井、于今焰绝。

地老天荒无穷恨,绣苔生、屈煞床头铁。

风夜吼,烛花裂。

贺新郎·懒真主人招宴花前用前韵

明朝曹溶

性癖宜山野。

任嬉游、烟浓日淡,殢留花下。

节到黄鹂枝头语,千万蛾眉齐嫁。

馀一种、胭脂重画。

生长唐宫风流态,远驮来、玉砌须娇马。

花有恨,倩君写。

君家已结桑麻社。

为高朋、差排蛱蝶,草堂开也。

冰濯诗囊无阿堵,堆积红香成榭。

泛绿蚁、兰膏终夜。

急雨惊吹檐前铁,叹春光、将谢无知者。

一醉罢,且休夏。

贺新郎·客招赏藤花以事不赴用前韵

明朝曹溶

红瘦三吴野。

有风须、虬蟠虎卧,紫茸飘下。

窜入名园无姿媚,自许苍松可嫁。

看百尺、深轩如画。

合向山中高眠去,又抽梢、斜罥王孙马。

缭绕意,最难写。

狂夫乐赴繁华社。

见定巢、呢喃乳燕,报春归也。

酿酒东邻能好事,净扫粉廊香榭。

投玉楮、招娱良夜。

肯向花前逡巡避,为花神、不爱沉酣者。

剩古干,足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