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金履祥的诗 >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

[宋朝]:金履祥

为访高人入山去,迢迢山路不知劳。
此身已到山高处,更听琴声山更高。

金履祥简介

宋朝·金履祥的简介

金履祥(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金履祥的诗(125篇) 金履祥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

宋朝金履祥

为访高人入山去,迢迢山路不知劳。
此身已到山高处,更听琴声山更高。

栖真纪胜赠立公二首·閒闯秋高强入山

宋朝金履祥

閒闯秋高强入山,栖真胜地极高寒。
契泉水下人间去,灵洞云从天半看。
丽泽先生留姓字,颍滨元子蜕衣冠。
典刑尚在山深处,为宿心香不敢灌。

栖真纪胜赠立公二首·高真栖处在山阿

宋朝金履祥

高真栖处在山阿,古寺山灵久护诃。
三洞奇峰踞龙虎,千秋乔木长藤萝。
泉流清澈天池近,石窦巃嵷云气多。
一片飞来山更好,飞来端的自岷峨。

再过栖真寺

明朝彭孙贻

重游过觉院,谁是再来人。

水石空群品,风篁扫六尘。

花迎曾至客,涧度不迷津。

红树秋山下,随方有净因。

听琴赠远师

宋朝王洋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遣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和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风,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栖真寺一名七佛院

明朝彭孙贻

未到栖真径,尘襟已自空。

万山松籁上,七佛涧光中。

寒竹迎门绿,秋花绕座红。

还应寻惠远,一为證莲宗。

中秋后一日访栖真寺

明朝范鸿儒

秋色遍江津,菰蒲露气新。

乱山迎拄杖,落叶趁行人。

白业吾知己,青松佛作邻。

云心与水性,彷佛悟前身。

雷峰寺听琴

宋朝顾逢

尽日山窗下,松风细细吹。
喜于同坐处,乐在听琴时。
幽几静相对,斜阳过不知。
江湖襟谊好,临别问来期。

白鹤寺听琴楼

宋朝林泉生

青山如横琴,双瀑为之弦。何人作此曲,一奏三千年。

上有倚天拂云之乔松,下有伏波步月之苍鼋。松今未凋鼋未老,人间此曲何时了。

我来十月溪水销,古木万壑风萧萧。飞流向我作宫徵,使我听之心寂寥。

临轩再拜问此水,巢由去后谁知己。我今剩有两耳尘,不敢向此溪中洗。

山僧煮茗樵父歌,吾亦无如此水何!

松下琴赠客

唐代白居易

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寡鹤当徽怨,秋泉应指寒。惭君此倾听,本不为君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