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伯玉的诗 > 出七里泷口望桐庐县

出七里泷口望桐庐县

[宋朝]:张伯玉

泷口波自平,沧洲分两溪。
辛勤下百粤,乍出天一涯。
近入桐庐市,潮水滥中泜。
不闻湍濑声,沙鸟浩然飞。
物我两俱适,吾亦浩然归。

张伯玉简介

宋朝·张伯玉的简介

张伯玉,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张伯玉的诗(104篇) 张伯玉的名句

猜你喜欢

出七里泷口望桐庐县

宋朝张伯玉

泷口波自平,沧洲分两溪。
辛勤下百粤,乍出天一涯。
近入桐庐市,潮水滥中泜。
不闻湍濑声,沙鸟浩然飞。
物我两俱适,吾亦浩然归。

舟中望桐庐县有怀

明朝佘翔

青山历历隐人家,挂席中流海日斜。

依旧桐庐江上县,经过不见木奴花。

和散原游桐庐至七里泷钓台作次原韵·其三

清朝俞明震

却病始登山,三度憩祠屋。风日老蒹葭,欲往迷前躅。

从容理归棹,水流山簇簇。暮色苍然来,人天渺一粟。

漏釜燃湿薪,烟篷坐瞑目。散翁酒肠空,三子但扪腹。

浪游有饥饱,一笑境难续。袖中亭林诗,应向西台读。

杖策追光武,群雄亦粥粥。莫道客星孤,终古桐江绿。

和散原游桐庐至七里泷钓台作次原韵·其二

清朝俞明震

晴江啼画眉,烟屿如浮杯。有山不真隐,游钓皆凡材。

郁郁旋螺门,一水争潆回。风日不到处,古祠傍山隈。

钓台东西峙,不受群峰排。前年旧鸥鹭,相见如惊猜。

乱世无隐地,焉知我重来。筇边落日尽,淡淡烟光开。

依稀痛哭记,留与今人哀。苟乏超世见,江山无好怀。

卧石灭残字,斑馼千年苔。丝风重九鼎,天意宁徘徊。

和散原游桐庐至七里泷钓台作次原韵·其一

清朝俞明震

独昵近湖山,几失烟江景。孤篷与鹭争,渐入桐庐境。

衔江接红树,斜斜复整整。云光淡相染,天无成古锦。

山水无定形,奇变出心影。未成浮海愿,弥觉天机永。

暮傍桐君山,旅夜抱虚警。相逢莫问名,出世先止饮。

烟波有戒心,身世成悬瘿。不见披裘人,渔火明孤枕。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

唐代刘长卿

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回转百里间,青山千万状。连岸去不断,对岭遥相向。夹岸黛色愁,沈沈绿波上。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犹怜负羁束,未暇依清旷。牵役徒自劳,近名非所向。何时故山里,却醉松花酿。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

唐代刘长卿

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
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回转百里间,青山千万状。
连岸去不断,对岭遥相向。夹岸黛色愁,沈沈绿波上。
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
犹怜负羁束,未暇依清旷。牵役徒自劳,近名非所向。
何时故山里,却醉松花酿。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

严州道间得顺风俗云七里泷篙师云风便才七里

宋朝赵蕃

桐江多奔湍,牵挽厌劳正。
旧云七里泷,实乃七十里。
篙师为予言,风便辄易尔。
回思前日惊,留滞固可喜。
溪神果何心,怜我倦行李。
有风西南来,不徐亦不驶。
布帆保无恙,为赐何其侈。
眼中峰峦过,天外鸥鸟起。
画图欠传貌,诗语费驱使。
生平登临心,于此得自已。
勿叹囊橐空,收将遗妻子。

舟过桐庐三首·潇洒桐庐县

宋朝杨万里

潇洒桐庐县,寒江缭一湾。朱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稚子挑窗出,舟人买菜还。峰头好亭子,不得一跻攀。

桐庐县

宋朝释文珦

潇洒桐庐县,名闻汉代余。
民风尚耕钓,土物富薪蔬。
江水连衢港,云山带越墟。
终期置茅屋,邻近钓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