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纲的诗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宋朝]: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淝上:淝水之滨。淝水,淮河支流。在安徽境内。
⑵限:阻隔,界限。
⑶逾:越过。
⑷人谋克敌:人的谋略可以克敌制胜。
⑸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辱称。
⑹阿坚:指十六国时前秦皇帝苻坚。南牧:南侵。
⑺倏忽:转眼之间,突然。
⑻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处画:处理筹划。
⑼颐指:指下巴的动向示意,进行指挥。这里形容谢安指挥若定。
⑽八千戈甲:指谢玄率领八千精兵渡淝水作战,大破秦军。
⑾蛇豕:毒蛇和野猪。比如凶残的敌人。
⑿鞭弭:挥鞭驾车前行。
⒀麾:古代用以指挥军队的旗帜。
⒁风靡:望风披靡。
⒂鸣鹤:即风声鹤唳之意。苻坚败退,见八公山上草木,以为是晋军,听到风声鹤叫也以为是晋军追来。
⒃祚:皇帝,国统。
⒄烝民:众多的百姓。
⒅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猃狁的诗篇。

写作背景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是宋代抗金名将李纲七首咏史词之一。作者的这首词结构谨严,语言刚劲,风格沉雄,是咏史词中的佳作。作者对于战争的描写,层层推进,有务不紊,既明写东晋方面的地利、人和,又暗写前秦由长驱直入到仓皇溃败的全过程,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北宋被金兵灭亡后,高宗赵构南渡,在临安(今杭州市)建立了南宋新政权。他满足于偏安江左,畏惧金兵强大,不敢收复中原,依旧荒淫享乐。有志之士,无不为之扼腕。不少爱国诗人词人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以多种手法表现了渡江北伐,恢复中原,驱除金虏,还都汴京的爱国热情。李纲感于时政,曾写了七首咏史词。这七首词的词牌和标题是《水龙吟·光武战昆阳》、《念奴娇·汉武巡朔方》、《喜迁莺·晋师胜淝上》、《雨霖铃·明皇幸西蜀》、《喜迁莺·真宗幸澶渊》、《水龙吟·太宗临渭上》、《念奴娇·宪宗平淮西》。这首《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就是七首咏史词之一。

作品鉴赏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北方的前秦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气焰嚣张,妄图消灭东晋,统一南北。东晋只有八万军队,不到苻坚的十分之一。而淝水一战,晋师大败苻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保住了晋国的安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这对南宋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
上片首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长江形势图,眼前只看到长江雪浪,滚滚滔滔,千里奔腾,一泻而下,阻隔南北。据传三国时魏国的曹丕在观望长江时,曾感叹地说:“此天之所以限南北也。”他两次伐吴,都未成功,长江阻隔,是其重要原因。如此天险,北方的金兵是难以逾越的。高宗如果稍有恢复中原之志,就应利用天险,加强设防,固守长江,以遏强虏。当然,天险难逾,并不等于绝对不可逾。三国时东吴孙皓,仅凭天险御敌,终于招致“一片降幡出石头”。所以李纲强调天险难逾,还必须加上“人谋克壮”,天险可凭,而又不可仅凭天险,重在人谋。有天险可凭,又加上人的深谋远略,北方索虏,岂敢吞噬我们的土地?索虏是南北朝时南方人对北方敌人的蔑称。这里既是指前秦,也是指金兵。这段描写兼论述为下文写晋师以少胜多提供了依据。下文很自然地转入到对淝水之战的记述。
苻坚率百万之众“倏忽长驱吾地”。倏忽,言其神速;长驱,言其势猛。这句极言秦兵强大,乃为后面秦兵失败作反衬。欲抑先扬,以突出晋军胜利其意义重大。
当苻坚南侵,大敌当前之时,谢安作为东晋宰相,其主要作用有二:一是决定大政方针:坚决抵抗,决不妥协;二是运筹帷幄,用人得当。他以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统率全军。以谢玄为前锋都督。还有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胡彬等,协同作战。谢安深信他们的谋略将才,放手让他们发挥主动作用,自己不插手,不直接干预军事,指挥若定,镇静自如。《通鉴》载:“谢安得驿书,知秦军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可见他胸有成竹,料事如神。故词中称赞:“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颐指”,即指挥如意。
晋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确为历史奇迹,故换头以“奇伟”领起,对这次战争的胜利作了生动的铺叙。谢玄等以“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戈甲,代指军队;蛇豕,封豕长蛇之简称。《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大)豕长蛇,以荐食上国。”封豕长蛇,比喻强大的贪暴残害者。此借指苻坚。“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弭,弓之末梢,用骨质制成,用以助驾车者解开辔结。谢玄、谢琰、桓伊等指挥数千之众,直渡淝水,击退北军,使北军望风披靡。苻坚等登上寿阳城,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军。在败逃路上,夜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军追杀过来。弃甲曳兵,亡魂丧胆,惊慌失措,狼狈北逃。词以十分快意的笔调赞扬晋军出奇制胜、力挫强敌,保住了东晋的江山和人民,免遭“索虏”吞噬。其功业之伟大,虽“周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也不得专美于前了。《诗·小雅》中的《六月》、《采芑》等诗记述周宣王任周尹吉甫、方叔等率军北伐 狁,南惩荆蛮,使西周得以中兴。淝水之捷,其功不亚于此。
全词从长江天险写起,指出既凭天险,又重人谋,何惧“索虏”!接着以主要篇幅描述了淝水之战晋胜秦败的过程及其值得借鉴的历史意义: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是可以被打败的。只要弱小的一方敢于斗争,人谋克壮。词还突出了东晋宰相谢安“从容颐指”的作用。曾担任高宗宰相的李纲多么希望自己能起类似谢安那样的作用,可惜他没会机会。他写这首词,意在讽谕高宗以古为鉴,须知少可以胜多,弱可以胜强,强敌不足畏,全在“人谋克壮”。应痛下决心,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作者的用心是很明显的。

李纲简介

宋朝·李纲的简介

李纲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李纲的诗(20篇) 李纲的名句

猜你喜欢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宋朝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喜迁莺令/喜迁莺

宋朝周端臣

青嶂绕,翠堤斜。晴绮散馀霞。
一湖春水碧无瑕。可惜画船遮。燕交飞,莺对语。风软香尘凝路。
一年春事又杨花。诗酒□韶华。

喜迁莺

清朝蒋士铨

听松餐菊。似瘦鹤秋山,绝无尘俗。鬓点吴霜,酒浇越剑,堆垛闲愁千斛。

谁是狂夫牛,僧君或、先生马牧。绛蜡底,把行踪略语,牢骚如仆。

喜迁莺

元朝贾仲名

纳币帛绫段。

不断头花担盒盘堪观。

披挂的遍身红满。

来往官媒一刬地锦绣攒。

人乱撺。

亲属交错。

罗绮弥漫。

喜迁莺

明朝朱鼎

外扮刘琨上:频年征讨。

喜巨猾潜踪。

稍清江表。

生上:晦日重开。

清平有调。

四野欢声载道。

合:露布驰闻金阙。

丝纶将下层霄。

褒崇处。

羡累累金印。

煌煌丹诏。

喜迁莺·雾濛濛

五代冯延巳

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
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
相逢携手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喜迁莺·归来

清朝丁之翘

归期初卜。

正岸柳噪蝉,篱门映竹。

石只一拳,天惟尺五,放著两间茅屋。

人有渊明堪学,书有漆园堪读。

倚杖处、纵就荒三径,犹存松菊。

幽独。

算往事,蕉鹿华胥,任雨翻云覆。

一瓣好香,数瓯佳茗,占尽此生清福。

索把上林词赋,改作閒情题目。

从此后,但树边黄卷,溪边黄犊。

喜迁莺·初夏

清朝厉鹗

竹香新引。渐绿到岸东,荼蘼吹尽。描绣心慵,行棋声歇,长日琐窗清润。

閒临小风挥扇,凉思先归松鬓。为谁瘦,亸单衫尚束,春前幽恨。

喜迁莺·偶忆

清朝彭孙遹

佳人难得。更名士风流,倾城颜色。候日衣轻,辟寒钿细,打叠受他怜惜。

为雨为云时候,非雾非花踪迹。分明似,似琪树交枝,瑶禽联翼。

当日。定情处,缠绵珍重,此意千金值。世世生生,朝朝暮暮,长似为欢今夕。

回首人间天上,往事依稀堪忆。前身是,是蓬山伴侣,玉清俦匹。

喜迁莺·祝赠

清朝毛奇龄

锦堂清昼,恰瑶盏传来,玉荷开后。齐岱基祥,甫侯嗣懿,盛世相君遗胄。

皇览揆予初度,看綵凤翔云岫。况世载,有千金一字,国门之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