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杨炯的诗 > 夜送赵纵

夜送赵纵

[唐代]: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韵译赵国的和氏璧价值连城,自古来天底下人人称赞。今晚上送你回赵州故乡,空中月明如水洒满前川。

散译赵国有一块价值十五座城他的壁玉,向来是天下闻名的。我今夜送你回到赵州家乡地方去,天空中留下一轮明月,仍然照满的面的川水呢。

注释⑴赵纵:杨炯友人,赵州人。⑵赵氏连城璧(bì):战国时,赵国得到一块叫和氏璧的美玉,秦王知道后,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换,故称连城璧。此处用赵氏喻指赵纵,连城璧喻指其才华。连城璧,价值很多座城市的宝玉。这里指战国时赵国的和氏璧。⑶君:指赵纵。旧府:赵国的故地,指赵纵的家乡山西。

作品赏析

  《夜送赵纵》是一首送别诗,写得气魄宏大。赵纵是赵地的赵姓人,诗人为他送别,很自然地联想到天下尽人皆知的战国时赵惠文王那块和氏璧的故事。

  首句“赵氏连城璧”,是诗人以国之瑰宝和氏璧比喻赵纵的品貌。次句“由来天下传”,借美玉的名传天下,进一步比喻赵纵的名气。他是名声远播四海之内的。诗人用比兴手法,明写和氏璧价值连城,盛名久传,暗比赵纵才华出众,天下闻名,符合地点,符合姓氏,显得非常贴切自然。诗人借助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心意,委婉地称赞朋友,仰慕之情由衷而发。

  第三句“送君还旧府”,这本来是平铺直叙,但力托全诗,可举千斤。照应首句寓意深邃,扣住题目中的“送”字,含有“完璧归赵”的意思,让主题立意也就呼之而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一路顺风,平安到达的祝愿。诗人构思巧妙,立意高远,使人折服。从诗意推测,赵纵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大概因仕途失意,辞归故里。在诗人眼中,他是远离尘嚣,冰清玉洁,“完璧归赵”。“送君还旧府”,这近似白话之句确是一个点睛之句,它使前面的喻句有落脚点,后面的景句有依托,能够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内容。诗人对友人的同情、抚慰、称颂、仰慕之情,也都淋漓尽致再现出来。末句“明月满前川”,纯粹地描写景物,暗应题目中的“夜”字,以明月隐喻玉璧,璧如月洁,月如璧明,进一步称颂赵纵。同时,一个“满”字,既描绘了月光普照大地的景象,又抒发了诗人的满腹别情。诗句交待送别的时间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地点在奔流不息的河边。当朋友张帆远离之后,诗人伫立遥望,但见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空旷孤寞之意袭人。结束语真实地表达出诗人送别故人后的深切感受:惆怅、虚渺。但他又庆幸朋友“完璧归赵”隐退故里,流露出憎恶官场、甚至逃避现实的情绪。

  全诗融叙事、写景于一炉,巧用典故,比兴得体,语言明白晓畅,形象鲜明可感。深入浅出,比喻设譬通俗易懂,写景自然贴切,“猝然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借情写景,意境深邃,别有情致。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法考证,从题目可知,这是诗人在某个夜晚送别友人赵纵去赵州而作的。

杨炯简介

唐代·杨炯的简介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杨炯的诗(51篇) 杨炯的名句

猜你喜欢

夜送赵纵

唐代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夜送赵纵

唐代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秋夜送赵冽归襄阳

唐代钱起

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
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唐代杜牧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唐代杜牧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死绥却是古来有,
骁将自惊今日无。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冬夜送人

唐代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月夜送客

明朝邵宝

酣饮其如客去何,冉泾桥畔漫经过。惟君画妙心偏苦,而我居閒鬓亦皤。

巷柝有声人语静,塔灯无影月明多。中秋更起登台兴,古华峰前一浩歌。

秋夜送别

明朝王微

握手应无语,离亭日渐过。
霜寒天不曙,月好梦无多。
莫言君去急,妾思逐流波。

秋夜送楚客

清朝施闰章

酒尽暮江头,归心水急流。月明分手夜,风逐去帆秋。

客里添新鬓,浔阳忆故丘。前途君自爱,寒露满汀洲。

月夜送弱翁

明朝实印

山客复何去,柴门故夜开。
月寒醒鸟梦,松影误溪苔。
水上孤舟解,林端一磬来。
知君非远别,相送亦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