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刘克庄的诗 > 摸鱼儿·海棠

摸鱼儿·海棠

[宋朝]: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自人春后,就一直阴雨绵绵,寒意未尽,导致海棠到了花期还迟迟没有绽放;等到前些时候天气突然晴朗起来,初开放的娇嫩花朵却又因难以承受一连三天的日晒而恹恹欲睡,仿佛一位位慵懒欲睡的小美人。我两鬓已有星星白发,犹如霜华点缀。疑惑该不是由于日渐衰老,因而不再有赏花的缘分了吧?人当老去,才思锐减,情怀也不复如昔年之健,恨无五色彩笔以歌咏海棠的风采格致,愧对名花。更使我懊恼的是,海棠花也和那些薄命丽姝一样,空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却遇不着爱赏、卫护她们的人。她们寂寞地从院墙背后探出头来,秀靥半露,可是又见谁来关怀她们?只有那东风在夕阳西下之时,百无聊赖之际,吹去了她们脸上的胭脂,使她们的脸色一天天变得憔悴泛白。名葩易萎,佳酿难熟,古往今来,这两样物事,是天公最为吝啬,断不肯轻付与人的。光阴脚步匆匆,眼看着夏天就要来临。到那时,树上固然是绿叶繁茂,却再见不着海棠花的倩影;就连地下也将铺满苍苔,缤纷的落英也将无迹可寻。绵绵此恨,还不知怎样消遣。

注释

摸鱼儿:唐教坊曲有《摸鱼子》,宋人始见晁补之词,名《摸鱼儿》。《词谱》以晁补之、辛弃疾、张炎三家词为正体。晁词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十句六仄韵;下片五十九字,十一句七仄韵。前片第四韵、后片第五韵的十字句,须一气呵成,句式可以灵活。另有《买陂塘》、《迈陂塘》、《陂塘柳》、《双蕖怨》、《山鬼谣》、《安庆摸》等名称。甚:为什么。迟了芳信:指迟迟未开花。蓦(mò)然:突然地。万姝(shū):万花。娇因:花欲开状。潘令:晋潘岳,曾为河阳令,爱花,多树桃李,人称河阳一县花。其《秋兴赋序》自叹:“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不成:难道。分(fèn):缘分。玉局:指苏轼。苏轼晚年曾提举玉局观,有咏海棠之作多篇。飞仙:会飞的仙人,此处比喻仙逝。石湖:指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亦有咏海棠之作传世。佳人:指海棠花。胭(yān)脂(zhī)成粉:比喻花凋零。不成:难道。

写作背景

《摸鱼儿·海棠》是南宋词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词。词人在词中对花抒怀,借花言志,运用典故和精致细腻的语言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与海棠的命运相结合,立意深远,感情真挚。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借写海棠花而暗指自身经历的词,借物言志是此词的好处。老天爷仿佛是有意和爱花的词人作对,入春以来,低温阴雨,连绵不断,已经过了花期的海棠还迟迟未开。好不容易天放晴了 ,蓓蕾初吐,偏又暴暖三日,娇嫩的花儿搭拉下脑袋,仿佛一位位慵懒欲睡的小美人。词人两鬓已有星星白发,犹如霜华点缀。他疑惑该不是由于日渐衰老,因而不再有赏花的缘份了吧?人当老去,才思锐减,情怀也不复如昔年之健,恨无五色彩笔以歌咏海棠的风采格致,愧对名花呵!更使词人懊恼的是,海棠花也和那些薄命丽姝一样,空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却遇不着爱赏、卫护她们的人。她们寂寞地从院墙背后探出头来 ,秀靥半露,可是又见谁来关怀她们呢?只有那东风在夕阳西下之时,百无聊赖之际,吹去了她们脸上的胭脂,使她们的脸色一天天变得憔悴泛白。词人感概万端:名葩易萎,佳酿难熟,古往今来,这两样物事,是天公最为吝啬,断不肯轻付与人的!光阴脚步匆匆,眼看着夏天就要来临。到那时,树上固然是绿叶繁茂,却再见不着海棠花的倩影;就连地下也将铺满苍苔,缤纷的落英也将无迹可寻。绵绵此恨,还不知怎样消遣哩!综观全词,真正扣合海棠特征的笔墨实际上仅有“胭脂成粉”一句:海棠含苞待放之时为深红色,等到花瓣舒展开来,便渐渐褪淡而至于粉红了。然而这正是此词的长处 。正因为词人咏物而不粘滞于斯物,所以才能够腾出笔来,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那一腔炽热的爱花、惜花之情。具体地说,起首“甚春来、冷烟凄雨”一问,就有对于那“做冷欺花”的造物主无限嗔怪之意。次句“ 朝朝迟了芳信”,下“朝朝”二字,更活画花期既误,词人天天翘首掐指相盼计日之焦虑。以上二句,是词人爱花惜花于海棠未花之前也。继云“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对于初开之花的疼惜,一如对于扶床弱步之小囡。继云“倾成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 ”,对于盛开之花的爱怜 ,俨然像是在为待字未嫁的相邻娇娃而叹息。“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 ”,对于行将凋零之花的伤感,则不啻是向韶华转逝的空闺少妇一掬同情之泪了:分三阶段写来、都是爱花惜花于海棠已花之时也。最后以“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作结,悬想未来,情深一往,是仍将爱花惜花于海棠无花之后也。全篇循序渐进,脉络井井,写尽了作者对海棠花的钟爱深惜。作为南宋后期的爱国志士,刘克庄一向耿介刚直。这一点颇不为当政者所容,屡被罢官。仕途冷暖,于风雨如晦之时,感受更深。因此词人眼中的海棠也就不纯然是海棠而融入了作者的精魂,“似花还似非花”,作者与海棠在情感深处得到了沟通。既属咏花,故作者自比潘令,便有“ 一客不烦二主”之妙。“玉局”谓苏轼,“石湖 ”则是范成大的自号。这两位本朝的文豪都酷爱海棠并为她题写过脍炙人口的诗篇,如苏氏之“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范氏之“低花妨帽小携筇,深浅胭脂一万重。不用高烧银烛照,暖云烘日正春浓 ”(《闻石湖海棠盛开亟携家过之三绝》其三)等等。咏海棠而写出苏、范二公,较前泛用潘岳事,更为贴切。一阕之中,虽三见古人 ,但各派各的用场,“潘令”是自况,“ 玉局 ”、“石湖”是反衬,用事命笔,错落有致,自然渊雅 。这亦是本篇的成功之处。“飞仙”、“绝笔”云云,是词人怅恨二公仙逝,不能再传海棠之神韵。但是词人对海棠的拳拳眷恋之情,绝不亚于东坡、石湖,因此尽管自己才情不及二公,仍然不肯搁笔,而愿竭尽全力为海棠传神韵。

名家点评明代文学家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一:刘后村作《摸鱼儿》以咏海棠,后阕云:“君试论,花共酒、古来二字天犹吝。年光更迅。谩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取异恨。”旧见瞿山阳《摸鱼儿》尾云:一怕绿叶成阴,红花结子,留作异时恨。”殆全用后村句格。或者宗吉诵刘词久熟,不觉用为己语耶。不然,则连盗数言熟婆亦白知懈。

刘克庄简介

宋朝·刘克庄的简介

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刘克庄的诗(3773篇) 刘克庄的名句

猜你喜欢

摸鱼儿·海棠

宋朝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摸鱼儿·虔州重午前二日见秋海棠花

清朝王策

正薰风、蒸榴染艾,用心妆点佳节。

何来小朵搀先放,袅娜轻盈无骨。

姿韵别。

是绡泪粘花,裙绿皴成叶。

助人凄切。

只似笑如颦,尽堪肠断,那待九秋月。

娇一捻,粉晕嫩红双靥。

檀心点点香洁。

生世不谐邻瘴地,薄命果然同妾。

真误绝。

怎不赴东君,江左莺花牒。

只愁抛撇。

到苗女钗头,蛮娘鬓畔,幽恨共谁说。

摸鱼儿·春尽游极乐寺海棠落矣用樊榭韵

清朝叶大庄

雪濛濛、落英如罽,僧庐风景依旧。

三年两踏东华土,失意浑如病酒。

君记否。

墨样藤花、金样垂丝柳。

重帘坐久。

更疏雨声凄,斜阳影淡,低唱破樱口。

来非偶,才过残红时候。

郭外游人还有。

斗茶读画山房晓,官酝宜赊三斗。

香梦瘦。

想春事都城、半落词家手。

禅幢静昼。

剩绿幄浓阴,叩门看竹,小约剪灯又。

摸鱼儿·复以摸鱼子赋神·见示,次韵答之

元朝刘敏中

莫相疑、爱石如许,流形我亦随寓。神*更有神*在,照影几烦清滏。山下路。还记得、当时射虎人曾误。如今文府。但日永闲阶,香凝燕寝,云岫翳还吐。崔嵬起,欲作飞仙骞翥。依稀老眼如雾。品题好刻奇章字,嗟尔赏音难遇。如砥柱。应笑我心,更欲谁安住。茶余客去,相对静无言,悠然意会,一阵北窗雨。

摸鱼儿

元朝许有壬

买陂塘旋栽杨柳,年来于此承务。凉台燠馆吾何有,聊芘一时风雨。

洲映渚。向一片烟波,鼎峙嵯峨屿。盘空硬语。挽三峡词源,千军笔阵,不尽乐闲趣。

摸鱼儿·菱

清朝姚燮

簇鱼湾、沙香露滑,芳名尔雅谁记。春秧远绣蛙田阔,交上嫩苗针翠。

芦荻似。早槭槭萧萧、越渚西风起。轻船罢舣。看带雨锄青,和烟捆绿,人影乱潮尾。

摸鱼儿·莼

清朝王昶

正吴江、采菱歌罢,凉风一夜萧槭。

凫葵点点天然细,长绕露芜烟荻。

谁记忆。

是薄宦京华,归隐耽幽适。

扁舟岸侧。

爱锦带参差,银丝腻滑,寻取遍兰泽。

充家膳,付与厨娘亲摘。

黄花情味须识。

蘋洲况有新菰米,无限乡园秋色。

清兴剧。

好点向青瓷、玉箸凝香液。

松窗月夕。

和绿鲫庖霜,红鲈缕雪,沽酒恣浮拍。

摸鱼儿·芡

清朝王昶

正江南、雁奴来后,幽花向日容与。

采菱歌罢西风起,十里淡烟微雨。

秋色暮。

渐翠盖萧疏,雪点残芦渚。

孤篷短橹。

掬重叠罗囊,参差玉粒,竹灶桂薪煮。

凄凉味,又值新寒一度。

青霜落叶满树。

当年颍上相思梦,多少结茅情绪。

须记取。

看堆向柴哥,腻滑凝秋箸。

乡园甚处。

趁碧蟹橙香,红鲈菰冷,归隐伴鸥鹭。

摸鱼儿·菱

清朝杜文澜

占莼乡、绿莹柔玉,一绳界断秋水。

瓜皮艇小穿波稳,采采湿衣空翠。

凉影碎。

听隔浦清歌,惊破鸳鸯睡。

堆盘更美。

笑瘦削鞋尖,斜攲巾角,闲供雪瓷醉。

任多刺。

清胜莲房芡米。

折腰情味如此。

灵池漫道浮根弱,红紫未粘泥滓。

怀古里。

记趁晓南湖,船聚人喧市。

西风又起。

怅桂棹归迟,菰塘路冷,梦绕碧云里。

摸鱼儿·其五

清朝李慈铭

认湖西、岸花如绣,画船重系桥畔。篱门六枳深深启,竹里翠楼低见。

帘半卷,刚借得、邻墙绿树分巢燕。亚栏倚遍。看无限青山,喜留吟客,争把黛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