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这是一首书写离别情怀的一首词令。该诗通过时间场景的转换,描写送客时的心情,清新别致,意味悠长。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小令,分上下两阕,共四句。每句都有一个直指或暗示时间的词,建立了这首词时间流动的架构:黄昏——前夜——后夜——清晨,在这段时间内,空间相应变换,景物和人物感情相应变换等,浓浓的离情别绪经过逐步变换,最后化为一片清澄,为这首小令的特色。

首句写景,观景的眼界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以“落日”起笔,既点明黄昏的时间,又烘托气氛,重点落在“楼船”,点出别离主题。后句紧接前句,“澄江”照应“船”,“稳过”照应“楼”,“一片天”照应“落日”,过渡和呼应极为妥贴、平稳。“一片天”既可是落日之实在背景,又可是江天,落日映照水中,波光粼粼,则上下相映,已成一体。“稳过”的“稳”建立了“楼船”和“江天”的关系,也流露了作者对待离别的情绪基调,则由“落日”和“江天”所构成的一片美景不会因人物的情绪波动而破坏。

次句由景及情,点出别离的主角——使君和客。在两方的情意之间,重点在使君的“留”,“依然”使时间向过去延伸,则又交织入使君和客许多言辞之外的因缘,也就是“留意”之所以值得“珍重”。所留之意虽依然,但已不得不别,“一川”即前句的“澄江一片天”,而“别”接应“稳过”,空间距离已悄悄推开,时间也悄悄转换,“落日”转成了“风月”,时间已由黄昏过渡到前夜。

转入下阕,着眼点由使君转为客。上阕的“留意”经“别”的过渡转为“离绪”,留别至别离,视角已转。以夜半的子时划界,夜可分前后,则“风月”当“前夜”,“永夜清霜”当后夜,景象已判然不同。“危弦”点“楼”,“幕毡”点“船”,都照应上阕,用字仍不虚设。时移情移,空间亦暗移。

永夜是夜到深处,深处即转,即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末句立即开朗,先用“明日”点出“清晨”,后用“晴空”点出时间正在向正午进发。“明日回头江树远”是空间的进一步推移,“回头”是客的心理动作,是“离绪”的发展,但“江树远”已显出一片明朗和生机。“怀贤”点出使君和客的友谊基础为共同的志意相投,也在不自觉中流露出词作者作为忧国忧民大哲学家的身份。结句将人的视线上引于晴空,既照应首句的落日,又将感情向大境界升华。“雁字连”,是在一片清澄中显出的自然界景象,雁南飞,又将北归,人之离别,正处于自然界的物候大循环之中。

上、下阕所描写的时间是从黄昏到清晨,但这一小段时空变换是一段更大时空变换的转折点,使君和客的相会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使君和客的相别也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一别以后即属不可知,也许永远不能再相会,这就使词作所描述的小段时空变换有了特殊的意义。词作中时空虽步步变换,但上阕点出“留”,下阕点出“连”,已自然接续成“留连”二字,则人物的感情非“别”所能致。整首小令虽描写黄昏到清晨,但由“明日”一词可知下阕所写全属设想情景,而全词的时间中心点只是“风月从今别一川”的“今”,使君和客二人的感情通过“今”而相合,则一刹那已凝住永恒。

朱熹简介

宋朝·朱熹的简介

朱熹 朱熹,中国古代先哲,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亦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诗(31篇) 朱熹的名句

猜你喜欢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宋朝朱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南乡子·由照胆台散步西行,调寄南乡子

宋朝王照

信步绕湖边。云懒山慵近午天。柳岸山塘度人影,萧閒。

梵宇钟声宕碧烟。

几折路回环。逦迤行过竹素园。池馆亭台数不尽,绵延。

鸡犬人家半是仙。

南乡子·和干臣乐府南乡子,南乐言怀中间

元朝王恽

万汇帝城春。况是明时选用人。爱煞曲山周老子,依仁。任运□□不自论。六任漫逢辰。甚是荣华尽苦辛。赢得归来儿女笑,苏秦。白马红缨

南乡子

元朝许有壬

乌鹊欲填河。蝜蝂多持更上坡。虫鸟无知徒自苦,谁呵。

恰似贪人少已皤。

南乡子

明朝陈世祥

怪来春、不和人聚。

知道将归,收拾花同去。

可怜全学薄情郎,处处园林留不住。

只有蝶儿相顾。

几多落花犹护。

也应念着寂寥人,时尝一到帘前路。

南乡子

明朝黄正色

清世愧无能,窃得微阶正不胜。

天地包容投远塞,相应,投杼慈亲本爱曾。

静坐读伽楞,百念几同二月冰。

朔漠荒寒虽特甚,休憎,古训从来只自惩。

南乡子·萤

清朝陈维崧

露井坐三更,无数幽辉印水精。忽地流将深竹去,身轻。

却把深闺绣幔萦。

南乡子·倦

明朝陈世祥

重门深闭。

细草如烟烟满砌。

日长睡起独凭栏。

看鸳鸯。

双双飞去又飞还。

南乡子·三

明朝陆深

细雨湿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閒蹙黛眉慵不语,情浓。

旧恨新愁知几重。

南乡子·感旧

五代袁思古

垂柳拂章台。走马曾经到此来。回首当年歌舞处,尘埃。

一院荒凉锁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