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邵雍的诗 >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宋朝]: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邵雍简介

宋朝·邵雍的简介

邵雍 邵雍(1011—1077)即邵康节,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汉族,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少有志...〔邵雍的诗(1514篇) 邵雍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一去二三里

宋朝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三里塘掐梅

宋朝叶樾

扶疏不耐繁华,意足自然清绝。
壁间幻出横斜,祗欠纱窗明月。

阻雨宿三里桥

清朝缪公恩

风雪陵人气欲吞,重阴漠漠冻云昏。无眠茅店萧条甚,独对寒檠锁断魂。

表臣都官至十三里店

宋朝梅尧臣

风雨催车骑,駸駸来自南。
道旁有茅屋,宁容使君骖。
不谓忽下马,湿衣逢我谈。
田家已刈楚,田妇正好蚕。
既将国漕急,复与民事谙。
他年此茅屋,便比棠树甘。

孙王墓(盘门外三里)

宋朝王宾

千里争衡最少年,马骄风疾喜行前。
正当许下迎天子,玉树生埋在九泉。

温泉(在宁远东三里)

明朝祁顺

浴罢温池百体轻,天风两腋助清泠。

痊疴去垢浑閒事,须念汤盘九字铭。

代杭人作使君一朝去二首

唐代元稹

使君一朝去,遗爱在人口。惠化境内春,才名天下首。为问龚黄辈,兼能作诗否。使君一朝去,断肠如剉檗。无复见冰壶,唯应镂金石。自此一州人,生男尽名白。

代杭人作使君一朝去二首

唐代元稹

使君一朝去,遗爱在人口。惠化境内春,才名天下首。
为问龚黄辈,兼能作诗否。
使君一朝去,断肠如剉檗。无复见冰壶,唯应镂金石。
自此一州人,生男尽名白。

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

唐代元结

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
将牛何处去,耕彼西阳城。叔闲修农具,直者伴我耕。

漫歌八曲·将船何处去二首

唐代元结

将船何处去,钓彼大回中。叔静能鼓桡,正者随弱翁。
将船何处去,送客小回南。有时逢恶客,还家亦少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