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孔夷的诗 > 南浦·风悲画角

南浦·风悲画角

[宋朝]:孔夷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悲风中响起画角的声音,听它所吹的《小单于》曲,一遍遍地来自城门的望楼上。为了投宿,我远行所骑的马急匆匆地赶路,来到一个孤独的小村,已满天飞雪。卖酒的市上,灯火已渐渐稀少,我住房的外面,纷纷乱舞的落叶正不断地敲打着窗户。我倾听着几声大雁的惊飞,它刚刚离开烟蒙蒙的水面,带着燎亮而悠长的叫声,飞向那寒冷的云层。
依旧是月照清溪半朦胧,到今天,没有一处不使我黯然消魂。我在睡梦中回到故乡,也只像罗浮山的一场梅花梦,这境况真愁煞我那穿绿罗裙的亲爱的人儿了。我不禁要问:暗里飘香、闲来吐艳的梅花,难道你也有相思之苦,将万点落花飘洒得如同泪雨一般?我料想在那翠绿屏风里的心上人,也一定在黄昏时分倚门而望,双眉正带着内心无限的怨恨。

注释

⑴南浦(pǔ):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用《楚辞·九歌》“送美人兮南浦”的句意。宋词借旧曲另制新调。双调,仄韵,也可押平声韵。
⑵风悲画角:寒风中传来悲凉的号角声。画角:是涂有彩绘的军中乐器,其声音凄厉。
⑶单(chán)于:曲调名。唐《大角曲》中有《大单于》、《小单于》。三弄:三段乐曲。弄,演奏。三弄,演奏三遍。又乐曲一曲,叫一弄。谯(qiáo)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
⑷骎骎(qìn):马行快速貌。
⑸阑:残。
⑹乍离:刚刚离开
⑺嘹唳(liáolì):大雁凄凉激越的叫声。
⑻好在:依旧。
⑼故国梅花归梦:《梅花曲》引起思归的梦想。
⑽愁损绿罗裙:想起家里的爱人便愁坏了。绿罗裙,指家中着绿罗裙之人。
⑾为问:试问。暗香:指梅。
⑿啼痕:泪痕。
⒀翠屏:画有青山绿水的屏风,或翠玉镶嵌的屏风。

写作背景

《南浦·风悲画角》是宋代词人鲁逸仲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旅途怀思之词,上片写夜宿孤村的情景:画角悲呜,遍地积雪,酒市灯火阑珊,惊雁夜飞,呜声凄楚,征人的颠沛流离之苦自在其中。下片写雪夜思乡,设想故乡的景物也为相思而呈悲愁,故乡的佳人也因思念行人而双眉凝愁。全词写景摹物,虚实相映,情景相生,描写细腻。格调悲凉沉咽,工于遣词造句。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在旅途中思乡的感情。
上片通过听觉和视觉构成四幅各具特色的画面,即“画角谯门”、“飞雪孤村”、“冷落酒市”和“寒夜惊雁”。首句“风悲”两字刻画风声。风声带来阵阵角声,那是谯门上有人在吹《小单于》名曲。画角是涂有彩绘的军中乐器,其声凄厉,画角飞声,散入风中,又曾触动过无数旅人的愁思,“风悲”两字极为灵动传神。秦观《满庭芳》中对角声之哀也曾有描写,“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一“落”字见得谯门之高,风力之劲,并且还表达出旅人心头的沉重之感。
“投宿”两句写途中飞雪。“骎骎”形容马在奔驰,又上承“投宿”,使旅人急于歇脚的心情跃然纸上;下启“飞雪”,点出急于投宿是因为风雪交加。“飞”形容漫天飞雪飘舞之状,而“满”字又着力画出村子之小而且孤。“酒市”二句是入村以后的景象。灯火阑珊,人迹稀少,可见雪大且深,也衬托夜间旅舍独处之冷清,所闻者唯有乱叶扑窗之声。“舞纷纷”写落叶之多和风力之急。“骎骎”、“飞”、“满”、“舞”都是动字;“骎骎”在句中不仅状客观之物,而且还能传主观之情,由此可见作者对字、词、句的推敲斟酌。
“送数声”三句是客舍夜坐所闻。雪夜风急,忽闻雁声。雁群入夜歇宿在沙渚芦丛之中,遇到外物袭击,由守卫的雁儿报警,便迅速飞向高空。“乍离”句即是写这种情况。“嘹唳”句说的是雁群受惊后穿过密布的冻云飞向高空,鸣声高亢曼长。雁儿多在高空飞行,白天远望可见,夜间则从鸣声得知。杜牧《早雁》诗有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云外,言其飞得高也。张文潜《楚城晓望》诗也说:“山川摇落霜华重,风日晴和雁字高。”而卢纶《塞下曲》写的就是雁儿夜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单于战败后想趁黑夜逃遁,途中惊动了雁群,雁儿惊飞云外时的鸣声使追逐者得知单于的去向。此词所写的是南归途中的雁儿,在夜间受惊高飞时的鸣声,叩动旅人的心弦,无限乡思,黯然而生,词意至此由写景转入下片的抒情。
下片另开境界,由雪夜闻雁转为淡月乡愁,委婉地铺写相思情意。“好在”句是说风雪稍止,云雾未散,朦胧中透视半痕淡月。“好在”指月色依旧。“无处不消魂”,描绘客居夜思,月色依稀当年,望月生情,不禁黯然魂消。“故国”两句,诉说由于故国之梅以及穿着绿罗裙之人,使他眷恋难忘,因此频频入梦。“愁损”两字,怜想梦中伊人亦为相思所若,语意曲折。“为问”两句上承“故国”句,是以设问将梅拟人化,将枝上蓓蕾比拟为泪珠:试问那暗香浮动的花枝,是否也是为了相思而泪痕点点?末两句又上承“愁损”句,设想对方,由己及人。自己在客中归梦梅花,愁绪满怀,想伊人在故园赏梅忆人,泪滴枝头,正如牛峤《菩萨蛮》中所云:“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画长。”薄暮时分,她斜倚屏风想起远方旅人,他遥忆故园,应亦是余恨绵绵,难以消除。
全词感情深挚,婉丽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词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用字传神,遣词琢句,工绝警绝。

孔夷简介

宋朝·孔夷的简介

孔夷,北宋哲宗年间(公元1085-1100年)的著名词人、书法家。字方平,号三楼。汝州龙兴(今属河南宝丰)人。学者孔旼之子。北宋哲宗元祐间隐士,隐名鲁逸仲。孔夷深受父亲孔旼的影响,终生...〔孔夷的诗(10篇) 孔夷的名句

猜你喜欢

南浦·风悲画角

宋朝孔夷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秋风悲·秋风悲

宋朝徐集孙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落叶飞。豪家不识秋风悲,杯酒暖热儿女嬉。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陇穗萎。
田舍不识秋风悲,腰鎌收刈鸡豚肥。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塞角吹。戍人不识秋风悲,只愿封侯不顾死,枣红十载忘归期。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最可悲兮。江流滔滔,禾黍离离,为此悲者其知谁。

南浦·南浦东冈二月时

宋朝王安石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南浦·舣舟南浦,因赋题

元朝张翥

花落楚江流,过西山、雨涨渔村无路。双浆载愁来,苹沙外、惟有盟鸥相觑。春波碧草,送君曾是伤情处。依旧朝云飞画栋,秋满鹤汀凫渚。斜阳三两人家,□青旗影里,炊烟一缕。弦索夜深船,凄凉听、还似西风湓浦。征鸿去尽,梦回明月生烟树。如此山川无限恨,都付一尊怀古。

南浦·南浦随花去

宋朝王安石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
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

自叹·瑟瑟秋风悲

宋朝文天祥

瑟瑟秋风悲,烈烈寒气骄。
蒲柳先已零,松柏何后凋。
天意重肃杀,造物无不销。
强弱有异禀,忧患同一朝。
惟有南山石,千载一岧峣。
人苦不自足,空羡王子乔。

画角辞

宋朝何麟瑞

莫吹角,吹得梅花片片落。
朝吹暮吹吹不了,盘古不知坐成老。
童男童女求蓬山,何如此器束之高阁间。
金盘擎露仙人掌,何如敕断此声勿用响。
不知今日复明日,两鬓常常黑如漆。
莫吹角,天寒岁晚情更恶。

画角东城

唐代李贺

河转曙萧萧,鸦飞睥睨高。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
淡菜生寒日,鲕鱼潠白涛。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道君画角鹰歌

明朝彭孙贻

鹰在于鸟为英雄,画鹰不与雁鹜同。

长风邓邓起毫末,一展大陆千林空。

道玄以上矜人物,万古风毛藏灭没。

黄筌一鹤百万钱,不及徐熙鸟超越。

古绡惨黯带沙铄,落日巍峨见饥鹘。

端王天上虬龙人,岳岳鸷鸟雕等伦。

雄姿神手两无敌,天笔所临自有真。

当时宸墨娱清燕,苍鹰忽集延春殿。

师成与贯惊前扑,细看始觉为绡绢。

至尊笑谓装长轴,秋原雉兔嗷天哭。

艮禽奇禽千百头,飞鸣日侍风云游。

凡禽谐佞无胆气,尽畏其出潜林幽。

五坊綵队头帻动,锦臂绦欲横高秋。

胡风北来鹰坠地,尺练得与康王留。

危霜及雪昏

红岩感怀四首·风悲兮花落

宋朝白玉蟾

风悲兮花落,鸟哀哀兮水簌簌。
水寒兮石苍,幽人自感兮惸独。
古洞兮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