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朱黼的诗 > 奉寄憺园先生

奉寄憺园先生

[宋朝]:朱黼

三年京国渺愁余,不向南州问起居。白发尚留豪兴在,青山应笑故人疏。

消磨晚景能忘酒,料理虚名好著书。我亦倦游期息驾,与君江上乐樵渔。

朱黼简介

宋朝·朱黼的简介

朱黼,平阳人,字文昭。学于陈傅良,不事举业,躬耕南荡山以老。有《记事备遗》、《统论》。...〔朱黼的诗(8篇) 朱黼的名句

猜你喜欢

奉寄憺园先生

宋朝朱黼

三年京国渺愁余,不向南州问起居。白发尚留豪兴在,青山应笑故人疏。

消磨晚景能忘酒,料理虚名好著书。我亦倦游期息驾,与君江上乐樵渔。

寿家约园先生七十次丹铭先生韵

清朝王皓

神王七旬今盖寡,身兼五福古尤稀。

采兰少日光凝树,折桂英年柳染衣。

心织笔耕垂后裕,杏坛槐布绍前徽。

方瞳愿为期颐祝,振铎无忧吾道微。

怡园先生

宋朝丘葵

三朝秉枢要,钜文饰皇猷。
中原争一发,忘却君父雠。
暮年玉和堂,抱膝空隐忧。

金陵病呈张芷园先生

明朝黄渊

雪浪走烟滨,魂惊夜渡津。

梦中开口笑,醒觉泪沾巾。

寒雨闻颓瓦,残灯欲化磷。

艰危千里外,良友当兹亲。

玉画叉歌为椒园先生作

清朝汪中

先生少从外氏学,玉叉得自初白翁。拊不留手泽可鉴,截肪之色形如弓。

下安桃竹强名杖,挂画取钱其用同。当年操几迁书筴,日见摩挲太心剧。

百年阅历几人存,古器犹完亦足惜。后生不及并世生,老辈风流略可识。

卷帘霜下夜钟鸣,罢酒传观醉默默。回首袁花暮草生,得树楼空梦颜色。

江城星月照人寒,故物苍茫见手泽。吁嗟乎双杖之铭亡其词,赤藤如铁今安归。

渭阳送后头如雪,尚咏琼瑰玉佩诗。

送程子长兼呈魏瓠园先生

明朝魏学洢

一病月馀久,坐失春风期。青青梧桐叶,阴阴桃李枝。

感此方叹息,出门遘相知。短箑扫古木,兼之题新诗。

古木苏家风,新诗漾轻漪。芒鞋遍山山,此去将安之。

路若经海宁,为谒瓠园师。请诵隰桑篇,道我遥相思。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四

清朝朱琰

殷勤说重农,农夫正在外。今年岁不登,未得餍粗粝。

八口既嗷嗷,百事皆昧昧。种谷已无成,出门走相丐。

回看市井中,昂昂坐牙侩。贩籴且为豪,居奇何足怪。

或又为吾言,眼前见成败。不知此天灾,人事贵预备。

安得如《农书》,精详有校计。吾愿为老农,教稼课殿最。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一

清朝朱琰

学者急治生,岂为忧不足。衣食无所求,乃得立边幅。

入世重廉耻,务本贵菽粟。养心亦养身,保身如保玉。

玉碎难再完,身失焉能赎。桑田有典型,种爇若先觉。

杨园非农家,排纂到耕牧。殆恐士习移,欲将古风复。

带经本可锄,《汉书》挂牛角。从来英雄人,大半兼耕读。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二

清朝朱琰

地员辨土宜,管子精擘画。大略分三等,有施长七尺。

以之测土深,高下定为格。有次亢仓子,遗言亦可绎。

耕道计手足,苗行审强弱。差不许毫釐,皎若别黑白。

匪独《豳风图》,可以绘殿壁。人满既可忧,生事又相迫。

与有算锱铢,毋宁辨菽麦。樊迟非小人,学稼今上策。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三

清朝朱琰

或曰古四民,最苦农在野。佃种食余粒,年丰亦患寡。

被体无完衣,充肠只菜把。商贾操奇赢,鲜衣而怒马。

往来杂冠裳,气习同纨裤。何必去市阛,辛勤向里社。

嗟哉岂其然,光华石中火。大抵起耕农,其厚业难堕。

试看古田家,吾乡旧风雅。毋吟估客乐,遂谓富人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