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陆淞的诗 >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

[宋朝]:陆淞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与说相思,近日带围宽尽。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词据说是陆淞为歌姬盼盼所写的。“南渡初,南班宗子寓居会稽,为近属,士子最盛,园亭甲于浙东,一时座客皆骚人墨士,陆子逸尝与焉。士有侍姬盼盼者,色艺殊绝 ,公每属意焉。一日宴客,偶睡,不预捧觞之列。陆因问之,士即呼至,其枕痕犹在脸。
公为赋《 瑞鹤仙》,有‘脸霞红印枕’之句,一时盛传之 ,逮今为雅唱。后盼盼亦归陆氏 。”(见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十)事情本是很简单,盼盼睡了起来“枕痕犹在脸”,可是通过陆淞丰富的想象与出色的描绘 ,在《 瑞鹤仙》这首词里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为珍惜青春而苦闷的少女形象。
话从“枕痕犹在脸”起,词也就以“脸霞红印枕”起笔,一笔深一笔地勾画出了这个害相思病的少女神态 。“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 。”把前句“脸霞红印枕”的现象加以补充说明 :“冠儿不整”说明她并不是因为劳累而贫睡的,而是因为心事重重而精神不振。
句中加上“还是”说明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现象,是因为其相思病也很久了 。“ 屏间麝煤冷 。”“麝煤”,本指墨,在这里指屏上之画。“冷”,是少女的感觉赋之于物。那画屏上就像画的是秀丽的山水,使她难以忘怀曾一起在清风明月下游山玩水的情景;又好像画的是艳美的花卉,使她产生花开花落青春易逝的感慨;也好像画的是对鸳鸯或双鹧鸪,更使她感到更加孤独与寂寞。⋯⋯这里并没有详写,而是概括成“屏间麝煤冷”。点出一个“ 冷”字,任凭读者去想象,去体会相思的少女的凄凉的心境,痛苦的感情。这要比实写能产生更大的艺术效果。“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
动词“ 压”与“ 弹”,表现出一种按奈不住的感情,以致双眉紧锁、泪珠扑簌簌直滚。这两句进一步写少女的脸上神情,暗示了她内心痛苦之强烈。
“堂深昼永。燕交飞 、风帘露井。”更进一层写周围的一切使她由冷漠而产生怅恨的感情 。“深”与“永”是从空间与时间上表现出她空虚的感触。她在百无聊赖时所见到的却是双双乳燕交飞 ,风吹帘动,桃李依露井等等情景,这一切都刺激她产生孤寂失望情绪,而“ 恨无人与说相思”。作者运用这种反衬手法在加深了对少女内心痛苦情感的描写之后,又进而从形体的变化写她相思之深 。“带围宽尽”四个字不仅发挥夸张的效果,加深对少女被病折磨的印象,而且将抽象思维具体化,让读者能从衣带宽大去想象她曾经是体态丰满、柳眉桃腮、笑容可掬的模样,与现在的瘦削的形象作对比,更产生了对她因病重而弱不禁风的样子的怜惜与哀叹!
词的上片从人物形态与具体环境的实写中,描写少女的慵懒、凄冷、孤寂,勾画出了一个怀春的少女形象。下片则是就“恨无人与说相思”展开对少女内心活动的描写,逐层深入描写她的回忆、悔恨、追求。
“ 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离别时的情景反复出现在作者眼前 。“残 ”与“淡”给“灯”与“月”抹上一层伤别的色彩,景中有情,表现了少女对这难忘的时刻的回忆是痛苦的。如梦往事的浮现,使她感到虚无缥缈 。“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阳台、云雨,指男女欢会时的事物而如今远隔这些,说明了旧欢难续。可是 ,少女终究还是痴望着 :“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她痴望着情人的归来,先以花的盛开与凋谢,向好喻说的青春易老,在激起惜花之情的基础上再细问他怎能忍心蹉跎了大好的青春年华 ,“细”字在这里用得深刻。女子有满怀的疑怨,等待着问个清楚,倾吐个够!结尾笔势振起,从少女的幽怨成疾转写出了她的痴心、不甘心。只有这样,全词才深刻逼真地刻画出少女的性格 。她也有对正常之爱的要求,不光是自己对人执着不舍的爱着,而且也是被人同样的爱着。词中少女的形象,无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这首小词运用了反衬、夸张、比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抽丝剥茧的方法。“脸霞红印枕”像一根长丝的头,作者拽着它一把一把地抽,层层深入地揭示了少女怀春全部思想感情。因而在结构上紧密完整,一气呵成。

陆淞简介

宋朝·陆淞的简介

陆淞,[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子逸,号云溪,山阴人,陆佃之孙,陆游胞兄。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陆淞的诗(7篇) 陆淞的名句

猜你喜欢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

宋朝陆淞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与说相思,近日带围宽尽。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瑞鹤仙·暮霞红映沼

宋朝徐理

暮霞红映沼。恨柳枝疏瘦,不禁风搅。投林数归鸟。更枯茎敲荻,糁红堆蓼。江寒浪小。雁来多、音书苦少。试看尽,水边红叶,不见有诗流到。烦恼。凭阑人去,枕水亭空,路遥天杳。情深恨渺。无计诉与伊道。漏声催,门外霜清风细,月色今宵最好。怎割舍,美景良时,等闲睡了。

瑞鹤仙

明朝曹溶

问泉台俊杰。

曾掉下书囊,横飞金阙。

归来便华发。

况历残唐宋,几朝烟月。

苍松叠雪。

是樵斤、留馀枝叶。

踏荒丘、三五僧雏,又见晚钟明灭。

伤别。

罗裙迎马,玉镜分鸾,那堪重说。

阴风凄切。

孤眠处,尽呜咽。

想当时艳说,还乡富贵,不道浮荣易歇。

只稽山、远作丰碑,宛然汉物。

瑞鹤仙·寿

清朝聂树楷

温风随节至,见王母,凤辇鸾旗同莅。称觞逢阆地。

有会洛耆英,过江名士。裁红刻翠。侑瑶觥,新词竟制。

倩东方偷献蟠桃,玉露漙漙满蒂。

瑞鹤仙·梅

宋朝陆睿

湿云黏雁影。

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

千金买光景。

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

花悰暗省。

许多情、相逢梦境。

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

孤迥。

盟鸾心在,跨鹤程高,后期无准。

情丝待剪。

翻惹得,旧时恨。

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剩粉。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瑞鹤仙·枇杷

清朝王拯

金铃衔翠葆。

认玉额初圆,蕊冠犹小。

西园醉来少。

渐梅黄落尽,樱厨过了。

风香露饱。

想川路、时新送早。

懒相如、赋笔重拈,试问渴怀能疗。

閒恼。

重门深闭,雪尽花初,那时情抱。

春痕暗老。

愁重理,四弦悄。

判芳华又是,枝头摘尽,依旧丸书未到。

问何年、湖上青山,蠡舟梦好。

瑞鹤仙·樱桃

清朝王拯

绛珠垂碧线。

讶香粉飘残,一林红艳。

芳唇绽朱浅。

问风流白傅,玉窗犹见。

巾衫泪染,又野老、筠笼递款。

早繁阴、催遍天涯,误了禁林开宴。

宫苑。

玲珑珊影,错落瑛盘,笋园新荐。

雕鞍骤晚。

衣袖底,露痕溅。

怅流莺无赖,轻黄偷涴,谁把襟尘替浣。

奈当时、日午猗阑,翠屏梦远。

瑞鹤仙·落梅

清朝郑文焯

虎山桥下水。问几时销尽,伤春清泪。花前旧吟袂。

绕阑干如梦,东风还是。相思未寄,荐青尊、高寒自倚。

恁飘零、画角声中,忍见送春桃李。

瑞鹤仙·春阴

清朝何振岱

刚逢寒食节,奈天气阴沉,侵晨疑雨。梁间燕儿语。

叹何曾、知道恨人心绪。梁花半树。早吹雪、墙根无数。

自烟芜延翠,山城一片,乱愁怎赋。

瑞鹤仙·赋梅

宋朝辛弃疾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