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贺铸的诗 > 望湘人·厌莺声到枕

望湘人·厌莺声到枕

[宋朝]:贺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

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讨厌那黄莺声传到枕边,心烦那鲜花芳香进到房间,它让我半醉半愁好梦难圆。锦被还留着她身体的余香,而我的腰带却又空了多眼,多少次伤春又到春晚。湘妃竹泪痕正鲜,春兰已花谢香散,湘中春暮天气温暖。曾记得江上风清月明之时,我多次约她相伴游玩。

想来琴弦最容易断,如今再把琴弹,一曲既终她就远去不返。要寻找她已无影无踪,旧游处只见江水清浅。我把涂着青色的船靠岸,停在白蓣洲畔。整日里登楼极目远望,却不见她寄来一封书信,好在伴我的还有归来双燕。

写作背景

《望湘人·厌莺声到枕》由贺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为伤春怀人之作。上片触景生情,引起对昔日心上人的怀念。下片由情入景,抒发相思的苦情。这首词写寻常离索之思,于精丽中见浑成,于顿挫中见深厚。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由景生情,下片由情入景。

“厌莺声到枕”三句,总说心境。“莺声到枕,花气动帘”写室外充满生机的盎然春意十分细腻。本来,莺声到枕,花气动帘,应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良辰美景,而词人却恰恰在其前冠以“厌”字,立即化欢乐之景而为悲哀之情,变柔媚之辞而为沉痛之语。哀愁无端,一字传神,为全词定调。“醉魂愁梦相半”具体描写“厌”字之神理。“魂”而曰“醉”,则借酒浇愁,已非一时;“梦”而曰“愁”,则梦魂萦绕,无非离绪。醉愁相加,充斥于胸,词人此时,欲不厌春景,又将何如!此三句由外而内,由景入情,迷离惝恍,哀感顽艳。

“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写室内景物,申说“醉魂愁梦”之由。这里,“余薰”谓昔日欢会之余香。“等惊剩眼”一句,据《南史·沈约传》载:沈约言己老病,有“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之语。这里的“剩眼”指腰中革带空出的孔眼,代指日渐消瘦。词人以“惜”写出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之悲哀;以“惊”写出朝思暮愁、形销骨立之憔悴。词至此才揭示出,前三句之所“厌”、“醉”、“愁”全由与恋人分离之情事而发。然而词人却欲言又止;接下归结为“几许伤春春晚”。“几许”二字,可见伤春已久;“伤春”二字总上;“春晚”二字启下。刻意伤春而春色已晚,其中既有韶华易逝、春意阑珊之悲哀,又暗含与恋人往日共度春光而今不可复得之痛苦。

“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暧。”申说可伤之景。词作由内而外,写即日所望。在一派浓暖的暮春天气里,湘妃斑竹,旧痕犹鲜,屈子佩兰,其香已老。这里,词人旧典活用,突出了“鲜”、“老”二字,这“鲜”“老”之物,皆令人触目生哀伤怀。这几句亦景亦情,情景交融。

“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拍合旧事,振起前片。眼前的景物是那样熟悉,词人的脑海里,很自然浮现出昔日欢会的场面。还是同样的小江之畔,还是风月佳时,自己曾不止一次地与恋人聚首。此二句平平叙来,若不经意,然而由于有了前面的层层渲染和铺塾,因而读后字字都能给人以痛心疾首之感。上片回环反复之愁情,至此句句都落到实处,词作腾挪跌宕,摇曳多姿,曲尽体物写情之妙。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三句,承上启下,直抒胸意。“鸾弦”,据《汉武外传》:“西海献鸾胶,武帝弦断,以胶续之,弦两头遂相著。”后称男子续娶为续弦。这里以“鸾弦”指情事。“云和”,琴瑟等乐器的代称。前两句是说,鸾弦易断,好事难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词人在上句借弦断喻与情人的分离,然而心中未始不残存着鸾胶再续的一线希望。下句用钱起“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句意,言人散无踪,使这一微茫的希望顿时破灭。

“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这两句紧承“曲终人远”一句而来,言人虽无踪,地犹可认,语尤沉痛。

“青翰棹舣”三句,登高遥望,骋想无极。词人登“临皋飞观,”则洲畔白苹萋萋,江边画舫停泊,即目皆为旧日景物。然而昔时双双携手水边弄波之旧处,却再也见不到心上人轻盈的姿态。这几句文势腾挪天矫,文心委婉曲折,曲尽体物写情之妙。“文如看山不喜平”,词亦依然。

“不解寄”三句,转入景收,借燕以自宽。这里,“不解寄”上应“鸾弦易断”、“曲终人远”,以加倍笔法,深化此时凄婉欲绝之心情。“幸有”一句,篇末逆转,韵味无穷。伊人一去,不仅相见无期,就连一点消息也无,这岂能不使人黯然神伤!正在愁苦之际,似曾相识的旧时双燕却翩翩归来,给人带来一丝慰藉。人有情,却不解寄相思;燕无知,却似曾解人寂寞,故以“幸有”二字以自宽。当然,所谓“幸有”之背后,却蕴含着多少凄凉、寂寞与感伤。这与起句“厌”莺声到枕遥相呼应。起句“厌”,结句却“幸”、喜,章法亦奇,针线亦密,尤见功力。

上片写伤春伤离、醉愁交织、迷离恍惚的愁绪,融会惜春、怀人等多种感受,并借欢景反衬愁情。前三句从室外写到室内,景中抒情。黄莺的啼声传到枕边,鲜花的芳香飘进房间,本来是一幅春光明媚、欣欣向荣的景色,前面却着一“厌”字,欢乐之景顷刻转为悲哀之情,变柔媚之辞为沉痛之语;“醉魂愁梦相半”进一步深化忧愁。“被惜”三句描写的是室内的景物,点明“醉魂愁梦”的缘由。词人用“惜”字抒发了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哀愁,“惊”字点出相思之苦,写尽形销骨立的憔悴。“伤春”承接上文,“春晚”引出下文,刻意点出春色已晚,包含了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对与情人昔日共度的年华一去不复的痛苦。此三句情感复杂,语气沉重。“泪竹”三句情景交融,春意盎然的天气里,湘妃竹泪痕正鲜,春兰已花谢香消,湘中春暮天气温暖。看着怎能不让人徒生伤感?末二句亦景亦情,回忆旧日情事,振起上片。

下片抒写情侣离散后的孤寂惆怅。前两句承上启下,借琴弦易断,暗指与情人分离,一曲既终她就远去不返。“认罗袜无踪”以下五句,写的是词人极目所见,看到的都是旧日的景物,却不见昔日情人的袅袅身影。“不解寄、一字相思”,伊人一去,音信全无,心中的愁苦无处言说,于是自我安慰:“幸有归来双燕。”内心的情意只能寄托给归燕,几多心酸,几多凄凉。

贺铸简介

宋朝·贺铸的简介

贺铸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后迁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贺铸的诗(876篇) 贺铸的名句

猜你喜欢

望湘人·厌莺声到枕

宋朝贺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

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望湘人

清朝蒋士铨

怅年年逆旅,处处魂销,销来无可销处。风外移巢,灯前抱影。

谁念飘零人苦。易得狂名,难求利市,怀哉吾土。况禁他、去燕来鸿,一递一声相诉。

望湘人

清朝张景祁

正疏星案户,千里送秋,碧天凉思无限。彩楫银塘,璅镫翠馆。

尚忆湖亭芳宴。酒裛荷心,帕兜菱角,瑶情深浅。盼夜来、三五圆蟾,也学旧时人面。

望湘人·秋意

清朝宗婉

渐秋容黯淡,秋气寂廖,断烟疏雨时候。落叶敲窗,乱峰锁梦,梦与叶声同坠。

病落三分,二分中酒,一分憔悴。听雁声、远过潇湘,暗把秋魂惊碎。

望湘人·染指

清朝宗婉

觑纤长指爪,未褪嫣痕,女儿花又开遍。懒理金针,慵抽彩笔,爱傍芳丛频捡。

小摘繁英,细删攒蒂,轻研霞片。捲袖罗、蘸上春葱,仿佛珊瑚成串。

多少深闺兰媛。惯灯前月下,比评深浅。认红豆初拈,几误鹦哥偷咽。

金盆和露,玉纤流艳。染了又重染。怪小婢、道是啼痕,一样凝成红点。

望湘人·闺信

清朝尤侗

自君之出矣,独宿空房。绣衾慵爇龙脑。背着灯儿,侧身帐底,多半和衣睡倒。

帘幕花香,栏杆燕语,月明如晓。好良宵、满院春风,不见断肠人到。

望湘人·惜春

明朝张振

倚朱阑眺望,唤月池边,又成新绿如许。红杏飘香,绯桃逐水,次第伴春归去。

绣红沉吟,书帏冷淡,几番愁聚。听树头、百啭莺啼,似欲把春留住。

吴廷晖水榭·溪声到枕惊春梦

明朝史鉴

溪声到枕惊春梦,露气入帘生夜寒。
自起开门看明月,和花移过曲阑干。

宜兴山房十首·俄顷钟声到枕边

宋朝李曾伯

俄顷钟声到枕边,朦胧晓色试霜天。
披衣欲起浑无事,赢得平明一觉眠。

秋夜(二首)·萧寺钟声到枕边

明朝陈汝言

萧寺钟声到枕边,客怀牢落正无眠。
才疏自合当时弃,亲老惟惭故旧怜。
虫语草根秋欲暮,风摇梧叶夜如年。
揽衣起坐空庭月,百感令人思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