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辛弃疾的诗 >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宋朝]: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野棠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欺凌着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能作见证。

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样一层层添来。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将会像镜里的鲜花,令我无法去折。她会惊讶我又白了头发。

注释

①东流:东流县,旧地名。治所在今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

②野棠:野生的棠梨。

③刬(chàn)地[1]: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只是”。

④云屏:云母镶制的屏风。

⑤“楼空”句:苏轼《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⑥绮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苍。

⑦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刘过《沁园春》(咏美人足):“知何似,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

写作背景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游子他乡思旧之作。先由清明后花落写起,接着叙游子悲愁,写得缠绵婉曲,哀而不伤,用健笔写柔情,堪称杰作。

作品赏析

简评

这是游子他乡思旧之作。先由清明后花落写起,接着叙游子悲愁。“曲岸”、“垂杨”两句道离愁,“楼空”两句写别恨。换头“闻道”紧承“燕子能说”,揭示“空楼”中佳人当时处境:“帘底纤纤月”,月不圆人也不团圆。“料得明朝”又翻出新意:果真能见,但她可望而不可及。吞吐顿挫,道出佳人难再得的幽怨。此首艳情之作写得缠绵婉曲,哀而不伤,用健笔写柔情,堪称杰作。

赏析

辛弃疾绝少写自己的爱情经历,偶一为之,便迥异诸家,带着一种击节高歌的悲凉气息。却少有婉转缠绵之意。此词即是其例。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此词可能是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自江西帅召为大理少卿时作。览其词意,当是作者年青时路过池州东流县,结识一位女子,这回经过此地,重访不遇,感发而作此词。

开头五句:“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乐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清明时节,春冷似秋,东风惊梦,令人触景生情,萌生悲凉之情感。“又”字点出前次来此,也是之个季节。暗合于唐人崔护春日郊游,邂逅村女之事。“客梦”暗指旧游之梦,“一枕寒怯”之孤单又暗衬前回在此地的欢会之欢愉。果然,下边作者按捺不住对往事的追忆:“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曲岸、垂杨,宛然如旧,而人去楼空了;只有似曾相识之飞燕,在呢喃地向人诉说,为人惋惜而已。末句化用东坡《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词意,却能翻出新意,颇有信手拈来之感。这五句,作者回忆往日惜别感伤此时不得复见笔落之处愁思可见,这隐隐含悲之语在其词作中少有。

歇拍处意脉不断,承接上片回忆之感伤一气流注而入下片:“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绮陌”,犹言烟花巷。纤纤月出于帘底,指美人足,典出窅娘。据龙沐勋《东坡乐府笺》,此又是从东坡《江城子》词“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句脱化而出。极艳处,落笔却清雅脱俗,此亦稼轩之出众之处。至此可知此女是风尘女子。这里说不仅“飞燕”知之;向行人打听,也知确有此美人,但已不知去向了。惆怅更增,所以作者伤心地说:“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上年惜别的旧恨,已如流水之难尽;此时重访不见的新恨更如乱山云叠,令人如何忍受。皖南江边山多,将眼前景色信手拈来,作为妙喻。当然,这两句里已经有意无意地渗透进了家国恨,身世恨,报国无门之恨。不断之恨当是如此。稼轩遭遇颇多,故融合而难分了。陈廷焯评为“矫首高歌,淋漓悲壮”,便是领会其中的深意。意思本来到此已完,不断词人借助想象,又转出一层意思来:“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即使还有重逢的机会,只恐已属他人,终如镜花水月,不复可得,永抱杜牧《叹花》诗“绿叶成阴子满枝”之憾了。用意一唱三叹,造语一波三折,稼轩为词,达情至切他人有感而觉无可言者,他都能尽情抒发。如镜里花难折,似有未了之意但不知从何说起。稼轩则又推进一层,造成了余意不尽的结尾:“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意思是:那时,想来她也该会吃惊地、关切地问我“你怎么添了这多的白发啊!”只能如此罢了!以想象中的普通应酬话,写出双方的深挚之情与身世之感叹。这白头,既意味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饱含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愤,真可谓百感交集。写到此,恋旧之情、身世之感已浑然不可分,大有“倩向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的意味,实为借恋杯之酒,浇胸中感时伤事之块垒。因为有此一结,再返观全词,只觉得无处不悲凉。这结尾,也照应了开头的岁月如流,于是归结到萧萧华发上,就此顿住。

如上缕析,这篇作品并非没有其他言情佳作曲折宛转的内含,然而辛稼轩不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委婉的风致来抒写,更不用“香衾”、“银烛”、“玉筋”“红泪”那些字眼。他笔下挥洒的是东风欺梦、惊见华发,其间仅以“纤纤月”略作点染,一现即隐。整体格调悲凉慷慨,《白雨斋词话》评为“悲而壮,是陈其年之祖”。

此词风格迥异之处不仅在其外表,而更在其气质不同,字里行间隐含着悲凉。它虽写情事,却不专为寄男女之情而作,作者的思想感情里本来就浸透了英雄投闲、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免触处皆发,使得这首爱情词自始至终透出一股悲愤情感。到后来,就亦比亦彼,浑然难分。同时,对于男女之情,稼轩所表现的也不是缠绵无法摆脱,而是把其一往情深归之于感慨无限的喟叹之中。其音调也不是低徊的,凄婉的;而是急促的,击案赴节、一喷而出的。看来,这样的言情词,就只能是配合着“铜琵琶、铁绰板”来唱,情诗的。这样的新境界,只能于稼轩词中见到了。

周邦彦《瑞龙吟》,写的也是“桃花人面”的“旧曲翻新”(周济《宋四家词选》评)。同一题材,在稼轩手里是敲唾壶尽缺的悲歌,在清真笔下却是传统情词的“浅斟低唱”。周词是回环吞吐,惟恐不尽;辛词却是郁积如山,欲说还休。清真所为是笔触纤细、笔笔勾勒的工笔仕女图;稼轩作成的却是洒脱爽健、一挥而就的泼墨写意画。这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是词人个性与气质的差异而造成的。同时也能看出稼轩词作风格之独特,确实与众不同。

辛弃疾简介

宋朝·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辛弃疾的诗(804篇) 辛弃疾的名句

猜你喜欢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宋朝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念奴娇·念奴玉立

宋朝蔡松年

念奴玉立,记连昌宫里,春风相识。云海茫茫人换世,几度梨花寒食。花萼霓裳,沈香水调,一串骊珠湿。九天飞上,叫云遏断筝笛。老子陶写平生,清音裂耳,觉庾愁都释。淡淡长空今古梦,只有此声难得。湓浦心情,落花时节,还对天涯客。春温玉碗,一声洗尽冰雪。

念奴娇

清朝姚燮

风情依约,拂鹅笺,乞赠天涯愁句。水底山眉多好影,苦被乱荷遮住。

六柱船红,双鬟人翠,傍叶调弦语。夕烟浮动,飒然吹起凉雨。

念奴娇

宋朝丘崇

烛花渐暗,似梦来非梦,今夕何夕。

帘幕生香人醉里,家住深深密密。

送客难为,独留无计,此意谁知得。

相看无语,可怜心绪如织。

缓辔踏月归来,空馀襟袖,有多情脂泽。

浅笑轻颦追想处,眼底如今历历。

著意新词,于人好语,过后应难必。

今宵酒醒,断肠人正愁寂。

念奴娇

明朝叶宪祖

旦扮公主生末扮内监副净丑扮宫女上:洛阳盛丽。但春当三月。

花开争赏。谁似皇家多宠泽。

贵主园亭虚敞。杂树生香。

流莺弄响。占得春晖广。

名花无价。晓来人报齐放。

念奴娇序

明朝叶宪祖

春风旖旎。

把韶华万种。

一齐交付花王。

锦绣丛中谁得似。

嫣然倾压群芳。

不枉。

国色朝酣。

天香夜染。

诗人费尽此誇奖。

合:休负却名园胜景。

同举霞觞净。

念奴娇序

明朝叶宪祖

摇漾。

赤玉盘倾。

碧囊香散。

不须声价数姚黄勾引得。

几阵蜂蝶颠狂。

相向。

微晕檀心。

轻笼鹤羽。

寿安姿态最堪赏合前小旦。

念奴娇·雨

清朝王策

朝来睡起,倚阑干、别是一番心绪。

百五春光才过半,争奈重风叠雨。

蜗健登墙,蛙欢吠沼,只有雏莺苦。

欲医花醒,东风不肯为主。

渐是梦里清明,愁中寒食,南北山头路。

烟重纸灰飞不起,粘人湿红新土。

短短棠梨,恹恹杨柳,做弄空帘暮。

绝无人影,鸭炉香死残炷。

念奴娇·梅

宋朝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酹江月/念奴娇

宋朝汪宗臣

白蛇宵断,逐鹿人、交趁罾鱼群起。赤帜雄张军缟素,龙种天生大器。堪鄙猴冠,自为狼藉,楚帐多尘垒。胆寒垓下,一鞭东窜休矣。亭长空舣扁舟,范增群辈,尽涂脂流髓。望断秦关无限恨,羞面江东山水。购首千金,若为名利,黯黯斜阳里。石炉灰冷,美人魂落烟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