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陈与义的诗 >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

[宋朝]:陈与义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厘。
不待区区隶古定,便令景宗知去病。
掇要虚烦四十篇,三卷之博能拟圣。
儒林丈人摛藻春,作诗印可融心神。
我亦从今悔迂学,不须更辨瓒称臣。

作品赏析

【注释】:
原题: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元韵以示家弟谨布师席

陈与义简介

宋朝·陈与义的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的诗(667篇) 陈与义的名句

猜你喜欢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

宋朝陈与义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厘。
不待区区隶古定,便令景宗知去病。
掇要虚烦四十篇,三卷之博能拟圣。
儒林丈人摛藻春,作诗印可融心神。
我亦从今悔迂学,不须更辨瓒称臣。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

宋朝陈与义

书如嘉肴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
百年能挂几牛角,火急编摩时亹亹。
柳家文类今无遗,可忍行事空违之。
此书真是群玉府,事辞所不遗毫厘。
子不见刘勰书成要人定,岂但令人愈头病。
偶向车前问沈公,果符梦里随先圣。
两诗入手喜生春,从今护持知有神。
便可缮写持献御,注解不须烦五臣。

次韵家弟所赋

宋朝陈与义

曹刘方驾信优为,不废东郊坐保厘。
投蚓问公逢老手,联珠及我愧连枝。
定知来者倾三叹,共了流年费几诗。
瘀絮车斜敢将去,乐天那畏一微之。

余识景纯家弟出其诗见示喜其同臭味也辄用大

宋朝陈与义

阿奴喜气照人黄,传得新诗细作行。
可爱悬知似杨柳,忘忧复不待槟榔。
魏收已获崔昂誉,摩诘仍推相国长。
曷不少留东合醉,剩收篇咏作归装。

同张伯永出郊迓客倦叹之余因以成咏

宋朝赵蕃

度晶我悰得养疴,不知春事已云多。
桃花灼灼为谁好,杨柳依依如恨何。
曲折东西山展画,抑扬高下鸟闻歌。
是间有句强能管,古淡如君莫我诃。

因放翁以剑南诗稿为赠咏叹之余赋短歌以谢

宋朝徐文卿

半生诵公流传诗,每恨收拾多所遗。
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一旦俱为吾得之。
长松驾壑风烟老,春花嫣然动碧草。
祗今忠愤欲白头,四海但推言语好。
有文如此何所忧,世间万事元悠悠。
君不见李杜千载名不休,岂不胜彼公与侯。

鄜州张路钤处见东坡所书渔父四首感叹之余因

宋朝晁说之

庾郎几尺大腰围,江北江南有好诗。
今日王孙浑得似,仍知渔父醉醒时。
为我高歌掩明镜,上方凉簟鬼神悲。
我曹早有江湖兴,风雨轻鸥细细随。
君朝明光我圁洛,愁肠只有醉为期。
海外骑鲸消息断,无穷飞絮解相思。
孤舟本要载西子,欲付此声知有谁。
安西将军元好事,纸背题来十袭之。

圆机再赋绅字韵诗深得凄切之格降叹之余叙事

宋朝晁说之

轫车邂逅便相亲,同是山公启事人。
短发何堪临石镜,长怀谩自落泉绅。
谈穷汉士三千牍,问尽胡僧十二因。
茅屋乱山谁复识,当年曾醉上林春。

寄升庵长句三首·其一

明朝张含

别路归鞍金屈卮,瑶华篇赠欲秋时。青山倦鸟怜幽独,白日寒花怨别离。

狡兔共称三窟好,鹪鹩惟许一枝宜。严冬鳞羽频相讯,迷雾牵云梦不迟。

寄升庵长句三首·其二

明朝张含

霜月娟娟鼓角清,连然回首梦魂惊。舞筵尚想鸡鸣酒,棋阵浑防鹤唳兵。

凤阙云寒迷北顾,龙关风暖护南征。徒令白首攻文事,铸错难消铁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