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新的诗 > 甲午九月十七日留题太平寺

甲午九月十七日留题太平寺

[宋朝]:李新

秋飚弄寒菊,老木疏空谷。
尪骖疲欲休,征意元未足。
山行循桔槔。涧走数机轴。
百年一局棋,欻尔分半局。
当时不识字,双鬓今定绿。
作客宁在家,无愁乱心曲。
结庐东城东,疏畦界明玉。
鸣蛙等卤部,晚食自当肉。
岂须太乐丞,清圣贯渠竹。
属媪但酌酒,与媪创高躅。
宗武但收诗,清名销五福。
他时寻此翁,云深驾黄犊。

李新简介

宋朝·李新的简介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李新的诗(551篇) 李新的名句

猜你喜欢

甲午九月十七日留题太平寺

宋朝李新

秋飚弄寒菊,老木疏空谷。
尪骖疲欲休,征意元未足。
山行循桔槔。涧走数机轴。
百年一局棋,欻尔分半局。
当时不识字,双鬓今定绿。
作客宁在家,无愁乱心曲。
结庐东城东,疏畦界明玉。
鸣蛙等卤部,晚食自当肉。
岂须太乐丞,清圣贯渠竹。
属媪但酌酒,与媪创高躅。
宗武但收诗,清名销五福。
他时寻此翁,云深驾黄犊。

留题太平寺

宋朝强至

乡落少人烟,精庐独岿然。
香花真佛界,栋宇始唐年。
鸟啄斋馀食,僧参夜半禅。
清凉数亩地,已是隔尘缘。

落灯风·正月十七日留简西峃

明朝杨慎

柳外落灯风乍起。杏靥梅钿纷堕蕊。彩架阁秋千,红绳紧、香尘满地。

春一分休矣。银塘初煖湔裙水。催莫愁、兰舟遥舣。

沽酒趁梨花,听双歌、温柔乡里。且住为佳耳。

九月十七日闻雁寄董庄

明朝徐贲

晚意秋阴两不分,渚芦沙竹护寒云。
雁声客里谁先听,愁绝惟应我共君。

次韵九月十七日饮陆君用见山堂

元朝方回

凤凰山下隐君庐,水竹宽閒十亩余。
稚子已能题砌叶,饮徒时许共畦蔬。
杜同谷怨长才柄,马伏波思下泽车。
何似此公一丘壑,潸心逸兴西阳书。

九月十七日登清凉寺翠微亭故址

元朝许谦

梵宇峥嵘枕石头,倚风极目立荒丘。黄花覆地初经雨,白雁横云带远秋。

城郭已非山故在,江淮失险水空流。衲僧八十仍多病,抆泪殷勤说故侯。

九月十七日夜度蔡道岭宿弥勒院

宋朝洪迈

月出度松岭,露香霏羽衣。
肃肃夜气清,苍苍烟径微。
川光浴秋容,萝影挂夕辉。
冰轮碾空阔,飞辙无因依。
拟掬星渚波,恐触天孙机。
偓佺何时见,沆瀣聊独挥。
未应青霞志,即与素愿违。
稍休尘外踪,想此岩下扉。
清吟写万籁,妙想绝百非。
不须河汉言,尽解纷华围。
飞仙亦戏万里,玄学乃庶几。
鳌山切丹极,岁晚行将归。

甲午九月留浮梁与郑瑞卿吴可翁方玉父方可大

宋朝黎廷瑞

岁晏天萧萧,日落山苍苍。
寻幽度小涧,眺远跻层冈。
班坐古道上,落叶满地黄。
行人去自急,归鸟栖亦忙。
偶兹一饷间,慨彼千劫长。
知愚各有殉,博策俱忘羊。
人生今几晨,聊复尽此觞。

扬州慢甲午九月游广陵平山堂曲宴即席和白石韵

清朝郑文焯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杜郎旧熟游程。甚江湖病眼,为路柳熟青。

正哀吹、连天警燧,故人重见,尊酒谭兵。怅烟堤、鸦点残阳,空下台城。

九月十七日承诏篆追号明庙玺文锡宴中书有衣币之赐

元朝周伯琦

隆号先朝并两仪,诏新玺绂似生时。俯摹苍颉星辰象,仰写重华霜露思。

天派千年皇统正,卿云五色采毫摛。金泥玉检人文炳,拜手惟歌湛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