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廌的诗 >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山川纳商气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山川纳商气

[宋朝]:李廌

山川纳商气,凛凛天地秋。
草木将玄黄,讵肯乌我头。
蚤岁谬怀璧,轗{左车右禀}辙欲周。
富贵来无期,舍鞅息林丘。
复弃农圃业,为兹山水游。
来寻弥天释,软语忘百忧。
夜倾双玉壶,禅诙互相酬。
试浇磈磊胸,洗我千斛愁。

作品赏析

【原题】: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得采头二字

李廌简介

宋朝·李廌的简介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李廌的诗(452篇) 李廌的名句

猜你喜欢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山川纳商气

宋朝李廌

山川纳商气,凛凛天地秋。
草木将玄黄,讵肯乌我头。
蚤岁谬怀璧,轗{左车右禀}辙欲周。
富贵来无期,舍鞅息林丘。
复弃农圃业,为兹山水游。
来寻弥天释,软语忘百忧。
夜倾双玉壶,禅诙互相酬。
试浇磈磊胸,洗我千斛愁。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东西南北人

宋朝李廌

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
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
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
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
後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

梁明府茅冈杂咏·其五·采菱渡

明朝李云龙

溪风生夕凉,古渡流寒玉。

时有采菱人,来唱采菱曲。

舟行五绝·渡头风雨晚生寒

宋朝张耒

渡头风雨晚生寒,蓑笠渔翁坐钓船。
为问篷中有鱼否,一双新鳜出笼鲜。

瓜洲渡头风雪欲回南岸不得

明朝程嘉燧

平分南北是江流,南岸相期北岸留。
惟有寒风吹向北,为君留客醉瓜洲。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平生天外心

元朝方回

平生天外心,异乎诸子者。
著鞭无前途,焉用取竹马。
乍争祖逖先,肯出桓温下。
黄钟晚遭毁,轰雷釜鸣瓦。
细玩郊沙爻,可不举需疋。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正始有遗音

元朝方回

正始有遗音,衣冠落东南。
典午赖群贤,历年百有三。
吾闻运甓人,功与王谢参。
晦俭佐宋齐,卖国尔乃甘。
陶氏独有孙,饥死终无惭。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今日见此山

元朝方回

今日见此山,明日见此山。
有时或不见,乃在云雾间。
世事亦如此,反覆多阻艰。
阴晦待其晴,山色终当还。
俗诮勿与竞,誓死保此间。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我诗无所师

元朝方回

我诗无所师,意略与古同。
篆士见之笑,寒苦啼秋虫。
采菊忽见山,不辨南与东。
奇句忽天来,目断孤征鸿。
岂有学圣贤,而不忍饥穷。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九日已过一

元朝方回

九日已过一,嘉菊无人采。
晴轩醉余芳,赖有我辈在。
胸着酒斗许,意阔浩如海。
谁能起九原,共与推千载。
儿女较唇舌,我岂尔能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