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洪的诗 > 残春雨夜读陈子高诗用其韵

残春雨夜读陈子高诗用其韵

[宋朝]:李洪

春事忽已阑,年华何驶急。
客子困穷年,卧若蛇蚓蛰。
泥深没屐齿,市桥灯熠熠。
残缸玉虫缀,檐雨泫如泣。
归期傥有徵,缓我百忧集。
余生本畸人,三年楚囚絷。
经商逐毫末,索米慁畿邑。
君门深九重,无籍岂敢入。
涸辙望斗升,然桂炊玉粒。
妻孥寄田庐,诛茆冬未葺。
朅来几弦晦,漏屋想沾湿。
但喜一犁足,犉犊起{楫木换角}{楫木换角}。
耕耨贵及时,归欤具笞笠。

李洪简介

宋朝·李洪的简介

李洪,[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李洪的诗(418篇) 李洪的名句

猜你喜欢

残春雨夜读陈子高诗用其韵

宋朝李洪

春事忽已阑,年华何驶急。
客子困穷年,卧若蛇蚓蛰。
泥深没屐齿,市桥灯熠熠。
残缸玉虫缀,檐雨泫如泣。
归期傥有徵,缓我百忧集。
余生本畸人,三年楚囚絷。
经商逐毫末,索米慁畿邑。
君门深九重,无籍岂敢入。
涸辙望斗升,然桂炊玉粒。
妻孥寄田庐,诛茆冬未葺。
朅来几弦晦,漏屋想沾湿。
但喜一犁足,犉犊起{楫木换角}{楫木换角}。
耕耨贵及时,归欤具笞笠。

睦仲乞诗用其韵谢之

宋朝彭汝砺

郁郁胸怀百未伸,道途容易学参辰。

桂科今日须吾子,鼎食当时况所亲。

景物依依吟晓色,讴谣细细问途人。

春风写寄南淮地,萧洒文章自细陈。

以孟夏唱酬陈子高诗寄季承并借穷愁志及其兄·莫嗔不寄一行书

宋朝赵蕃

莫嗔不寄一行书,半百光阴伏枕余。
寂寞瓶储同靖节,荒凉壁立类相如。
君今为况复何似,秋尽想应成定居。
获稻谗终还墐户,有诗何日定遗予。

以孟夏唱酬陈子高诗寄季承并借穷愁志及其兄·东湖共款竹多竿

宋朝赵蕃

东湖共款竹多竿,妙果同登塔几盘。
冲雨冲风总幽事,一谈一笑尽诗端。
随人似我空为计,出语如君当不刊。
派后江西有惊坐,封题并与略评看。

以孟夏唱酬陈子高诗寄季承并借穷愁志及其兄·故家不复见中州

宋朝赵蕃

故家不复见中州,插架闻君似邺侯。
往事谁能论牛李,旧书聊欲借穷愁。
薰莸政自难同器,泾渭悬知卒异流。
何事古今朋党祸,力争终以杀身酬。

以孟夏唱酬陈子高诗寄季承并借穷愁志及其兄·著论端能拟过秦

宋朝赵蕃

著论端能拟过秦,苦吟长学跨驴人。
十年不调非求异,三径为资本作贫。
回首浮梁屡还往,断魂宿草几陈新。
藏家有集曾三复,借我流传莫谩珍。

荅周八厓谢闽果二诗用其韵·其一

明朝林俊

晦老题名石尚新,故枝犹识宋时春。席阴未觉年年盛,摘实翻怜颗颗匀。

风味仅随秋白品,市声空斗早红尘。绣林延寿应无数,合是溪桥一本真。

眉山史颐老秀才遣人寄诗用其韵答之

宋朝晁公溯

衰的临沧江,华发羞照映。
人怜貌枯槁,水与心清净。
所居少席暖。况望有屋润。
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
为贫未归田,投老聊为郡。
每行芙蓉湖,鱼跃见于牣。
自欣逢外平,兵木适无刃。
愿从贤者乐,俯同农夫庆。
常令燔或炙,安敢骄且吝。
使君非何武,弟子乃乐正。
陈论翻犀革,宴语对麈柄。
却思凌云下,亦致宾客盛。
暇时可数来,念此百里近。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宋朝苏轼

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
心随叶舟去,梦绕千山碧。
新诗到中路,令我喜折屐。
古来轩冕徒,操舍两悲忄栗。
数朝辞簪笏,两脚得暂赤。
归来不入府,却走湖上宅。
宠辱吾久忘,宁畏官长诘。
飘然便欲去,谁在子思侧。
君能従我游,出郭及未黑。

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

宋朝王安石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无一谐。
盗伤中丞偶不死,利剑白日投天街。
裹疮入相议军旅,国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语发涕,誓出按抚除睽乖。
指撝光颜战洄曲,阚如怒虎搏虺豺。
愬能捕虏取肝鬲,护送密乞完形骸。
笞兵夜半投死地,雪湿不敢燃薪点。
空城竖子已可缚,中使尚作唬儿哇。
退之道此尤俊伟,当镂玉牒东燔柴。
欲编诗书播後嗣,笔墨虽巧终类俳。
唐从天宝运中圮,廊庙往往非忠佳。
诸侯纵横代割据,疆土岂得无离(左亻右瓜)。
德宗末年惩战祸,一矢不试尘蒙(左革右义)。
宪皇初起众未信,意欲立扫除昏霾。
追还清明救薄蚀,屦敕主府拘穷蛙。
王师伤夷征赋窘,千里亦忌毫厘差。
小夫偷安自非计,长者远虑或可怀。
桓桓晋公忠且壮,时命适与功名偕。
是非末世主成败,烜赫今古谁讥排。
贤哉韦纯议北赦,仓卒两伐尤难皆。
重华声明弥万国,服苗干羽舞两阶。
宣王侧身内修政,常德立武能平淮。
昔人经纶初若缓,欲弃此道非吾侪。
千秋事往踪迹在,岳石款记如湘崖。
文严字丽皆可喜,黄埃蔽没苍藓埋。
当时将佐尽豪杰,想此兵祷陪祠斋。
君曾西边为拓本,濡麝割蜜亲劘揩。
新篇波澜特浩荡,把卷熟读迷津涯。
褒贤乐善自为美,当挂庙壁为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