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晏殊的诗 >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宋朝]:晏殊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
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春游时,与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他招呼她转过身来,铺开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畅叙情怀。游丝悠扬不定,若有还无,仿佛自己心中缥缈的春思,欲来还去。

注释
①青梅煮酒:古人于春末夏初,以青梅或青杏煮酒饮之。斗:趁。时新:时令酒食。
②茵:垫子。泛指铺垫的东西。
③朝云:相恋的女子。用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典故。

作品赏析

此词创作于真宗天禧二年(1018),时晏殊28岁。在春末夏初之时,主人公在东城南陌上喜遇意中人,情人相聚,分外欢欣。但好景不长,女子即如朝云一般飘去,纵使化作游丝也牵系不住,一人如何不失意,因此写下此词。

  “青梅”二句写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以闲笔入题。古人春末夏初时,好用青梅、青杏煮酒,取其新酸醒胃。“斗时新”,犹言“趁时新”。接下来,“东城”二句写抒情主人公春游时,与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耿湋《寄司空曙李端联句》:“南陌东城路,春风几度过。”其后陆游亦有“看花南陌复东迁”之句(《花时遍游诸家园》)。

  过片三句,描述两人相遇后的情景,“展香茵,叙情亲”写词人铺开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畅叙情怀。其亲密无间,殷勤款洽,说明词人跟他的意中人缠绵深长的情爱。正由于词人能够跟这位意中人“叙情亲”,所以才动了他的非份之想:“此时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游丝”悠扬不定,若有还无,仿佛自己心中缥缈的春思,欲来还去。

  “朝云”,喻意中人,亦用典暗示她那“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的身伤。这三句是说词人这时甘愿化身为千尺游丝,好把那朝云牵住。可是,这柔弱袅娜的游丝,未必真能把那易散的朝云留住,这十二字中,有着“象外之象”,蕴含了丰富的潜信息:偶然的相会,短暂的欢娱,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离散;多少怅惘,多少怀思,尽不言之中了。

  这首词感情深挚,虽写丽情,但不纤佻,而文笔纯净,有一种幽细、含蓄之美,是一首颇有品格的小令。

晏殊简介

宋朝·晏殊的简介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汉族,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属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晏殊的诗(376篇) 晏殊的名句

猜你喜欢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宋朝晏殊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暮春写怀四绝·青梅煮酒蕨芽肥

明朝刘炳

青梅煮酒蕨芽肥,倦客怀家入梦思。
想得故园风景好,一庭香雪落荼皞。

春晚杂兴·青梅荐煮酒

宋朝陆游

青梅荐煮酒,绿树变鸣禽。处世已如客,伤春无复心。焚香惟默坐,曳杖亦幽寻。一日悠然过,深惭惜寸阴。

初夏闲居·煮酒青梅次第尝

宋朝陆游

煮酒青梅次第尝,啼莺乳燕占年光。蚕收户户缫丝白,麦熟村村捣麦香。民有裤襦知岁乐,亭无桴鼓喜时康。未尝一事横胸次,但曲吾肱梦自长。

诉衷情·霞

清朝庄棫

夕阳隐隐绕朱霞。红袖映窗纱。那得中山美酒,千日醉桃花。

诉衷情·秋望

清朝王贞仪

偶然乘兴一登楼。

江色俯晴流。

试看千山枫老,无奈又残秋。

云影碧,晚峰浮。

雁声悠。

栏杆倚遍,地上天边,何处消愁。

诉衷情·春日

清朝顾太清

忙中己过早春时。病因强支持。东风簸弄花事,细柳袅烟丝。

诉衷情·曾记

清朝王士禄

白云不恋恋温柔。

曾记卧红楼。

玉奴笑回莲脸,亲为试箜篌。

云影散,雨香收。

漫凝眸。

几棂淡月,半臂浓香,一寸眉头。

诉衷情·其二

清朝俞樾

天孙笑语谢人间。吹落碧云端。怪他世上儿女,何事太缠绵。

诉衷情·秋夜

清朝叶小鸾

蛩声泣罢夜初阑。香润彩笼残。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