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魏野的诗 >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宋朝]: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注释

⑴隐者:隐士,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这里指所谓的仙人。⑵真:即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⑶松花:松树的花。老:衰老,引申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⑷采芝: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此处代指作者所要寻找的仙人。⑸遍:一作“满”。

写作背景

《寻隐者不遇》是北宋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运用想象,想象自己寻找仙人不意进入了仙境,从而真象了一种闲逸雅致的仙境生活,突出了隐者的超然出尘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作品赏析

唐诗中寻访隐者不遇为题材的小诗有好几首。而似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魏野这首七绝的意境很像贾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题中的“隐者”为谁,人们已不得而知,魏野本人即是宋初有名的隐士,他与不少隐逸者有交往,这里反映的就是诗人生活的这一方面,写的是隐者相寻,终未得遇。与贾岛诗相比,诗题虽同,内中含义却昭然有别。贾岛诗中,隐者在“云深不知处”,但毕竟“只在此山中”,还是有目标可见的,而此诗中的隐者,行迹更加漂泊不定,难以捉摸。“寻真误入蓬莱岛”,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敬仰之情。“误”二字,既说明诗人是不知不觉中来到此地的,也表现了他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老”具休写所见之景。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第三句“采芝何处未归来”为一转折。贾岛诗中虽略去问句,却还有一回答的童子出现,魏野则将发问的对象也略去了。他自问自答道: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灵芝,历来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长在深山峭壁,来取不易,隐者这一去,何时归来就难么肯定了。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内心却向往之,他伫立于此,极目远眺,隐隐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诗篇已终,余音未了。在宋初诗人中,魏野的风格是近于唐人的。《宋史》本传云:“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写访隐者不遇的诗,除贾岛一首外,唐人如高骈“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挑开”,李商隐“城廓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雪满衣”,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等等,在唐诗中都属上乘之作。“意味闲雅”(蔡正孙语)是这些诗总的风格。魏野一生没有出仕,居处是“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宋史》本传),真宗遣使召之,他“闭户逾垣而遁”(《宋诗纪事》卷一),是个真隐士,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诗,于“闲雅”之外,就更有隐逸之风。前人称他诗风“平朴而常不事虚语”(《玉壶野史》),这首诗纯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将香风引入诗句,更使整个画面增辉。而这些都显示了隐者的高洁,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魏野简介

宋朝·魏野的简介

魏野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魏野的诗(411篇) 魏野的名句

猜你喜欢

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宋朝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寻隐者不遇

宋朝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寻隐者不遇

明朝徐永宁㭿

杖藜徐步出荒原,漠漠寒云掩洞门。

流水桃花人不见,孤莺飞过绿杨村。

寻隐者不遇叠屿溪韵

清朝郑国藩

幽人不可见,深避等猿猱。梅雨湿残雪,松风起暮涛。

山回疑地尽,石矗仰天高。借问衡门路,鹤鸣在九皋。

访隐者不遇

唐代高骈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桃开。

访隐者不遇

宋朝宋祁

青萝白石扉,霞薄动春晖。
鹤去书空在,凫閒舄自飞。
骖鸾仙驭远,出岫昔心违。
拂衽雄风动,犹疑御寇归。

访隐者不遇

宋朝吴子文

道人入山访道人,山深俗朴鸡犬驯。
道人不见道人去,{毡占换监}毵草木无边春。

访隐者不遇

唐代高骈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
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桃开。

访隐者不遇

宋朝赵汝鐩

两腋乘西风,送我上高岑。
竹根一泉通,石径万木森。
中有隐者居,败屋莓苔侵。
山空人不见,云满挂壁琴。
两鹤出候我,逢迎啄衣衿。
应酬久颇厌,走避不可寻。
谁伴山下去,明月升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