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今天是三月三十日,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春天美丽的风光就有离开我这位苦吟诗人了。
我和你今夜不用睡觉了,在晨钟响动之前,总算还是春天吧。

注释

⑴晦日:夏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评事:官名,掌管平决刑狱之事,属大理寺。
⑵正:一作“更”。
⑶风:一作“春”。
⑷睡:一作“寝”。
⑸晓钟犹是春:一作“五更还是春”。

写作背景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爱春、惜春的心情。开头二句说明春日已尽,诗人不忍送春归去;结末二句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爱惜和对春天将逝的不舍之情,说明了春光对于苦吟诗人而言非常难得。全诗语言朴素、明畅、自然,感时抒怀,高昂乐观,在众多的唐人惜春之作中特别引人注目,显示了诗人高超的遣词造句之技巧。

作品赏析

  贾岛是唐代的著名的苦吟诗人,长于五言律诗,集中五言律诗也最多。他的律诗,字斟句酌,排比工整,常有佳句,耐人寻味。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颇为人们所称诵。不过除了一些佳句以外,他写得好的律诗并不多,这是由于他过于醉心词句的琢磨,往往忽视了全诗的整体的艺术境界的创造。因而他的五言律诗,虽然对仗工整,却有雕琢的痕迹,不够自然,缺乏动人的情怀,使人读后,留不下完整的印象。倒是他的一些绝句,无意求工,写得自然、朴素,别有情致。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较优秀的作品。

  这是一首抒写送春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极力抒写的是“苦吟”诗人不忍送春归去,但也无计可留,只有长坐不睡,与那即将逝去的春天共守残夜,哪怕是一刹那时光,也是值是珍惜的。首句“三月正当三十日”,点明三月晦日,表达春天即将逝去。三月本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三十日又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诗人此刻把春天的离去精确到了最后一天,让人感到新奇而又自然。次句“风光别我苦吟身”,意思是说:春光虽然别我而逝,但我这个苦吟诗的人,怎忍别春。不说送春,而说“风光别我”,是虚写“送”字。这句用的是拟人手法,显得很自然而有情味。

  “与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前句写了诗人与友人愿一夜不眠不寐,后句则写了这样做的目的,仅仅只是守住最后的一线春光。前两句把春天精确到最后一天,这里却精确到了最好一刻。末二句说虽然已到春尽之期,无计可以留春,但只要晨钟未动,明朝之夏未来,仍然还是春天。因此,当这最后一夜之时,愿与友人不睡,共同苦吟饮酒,以表送别之情,这样也还是能够很好地享受这最后一夜的春光。“犹是春”三字,可如宋苏轼所说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了。这首诗颇有古诗的“何不秉烛游”的意思。但二者旨趣并不相同。古诗的作者秉烛夜游,是由于感叹人生短暂,韶华易逝,应及时行乐;这首诗的作者良夜不眠,则是为了流连春光,爱惜韶华,并无伤感之情,作者只意在珍惜时光,刻苦吟诗,这就从惜别春光中,引出了“锲而不舍”的精神。

贾岛简介

唐代·贾岛的简介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贾岛的诗(394篇) 贾岛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三月晦日

清朝乾隆

三月晦日湖上行,锦帆风送朱鹭轻。

落花飞絮俱无赖,舞蝶游蜂各有情。

鼠姑欲绽待宿雨,少女只解催晓晴。

九十韶光愁里过,惜春吟罢新愁并。

三月晦日

宋朝杨万里

春光九十更三旬,暗准三旬赚杀人。未到晓锺君莫喜,暮锺声里已无春。

三月晦日

宋朝宋祁

静弹尘帻照溪流,落泊春芳向尽头。
早叶乍浓留客坐,晚花犹在索人愁。
最怜幽草能萦带,已觉浮云解映楼。
玉发未多须剧饮,赢输宁属阿戎筹。

三月晦日

明朝陶安

三月二十有九日,雨声萧瑟送春归。蔷薇愁损红妆面,留恋东风未可违。

三月晦日

明朝贝琼

王师未下姑苏台,客子野次独徘徊。城南酒徒不复见,院里桃花空乱开。

儿女新年俱已长,弟兄何日却同回。故人重里寄书至,相约山中拂紫苔。

三月晦日

明朝许炯

九十韶光可奈何,尊前欲觅鲁阳戈。

千枝绿暗春风软,满地红残夜雨多。

寂寞园林莺去后,萧条门巷燕来过。

相逢莫恨芳菲尽,明日池塘看小荷。

三月晦日

明朝白圻

节序如转烛,春归不肯迟。

破愁应赖酒,适兴可无诗。

草色迷蝴蝶,花枝泣子规。

清和自佳候,倏忽到南陂。

三月晦日

明朝王一鹗

花外东风送马蹄,平原一望草萋萋。

黄鹂苦欲留春住,深树斜阳到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