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韩翃的诗 > 送客之江宁

送客之江宁

[唐代]:韩翃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定却 一作:味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江流水,你载着友人的小舟远去赴任,你不要迟滞;友人你乘舟南下,途经徐州,你可观赏到那里漫天飞扬的柳絮。
江宁城中,朱雀桥畔,你可以静看那千年流淌的秦淮河水;悠悠乌衣巷中,你可以探访旧时王谢大家。
城里乡下皆无多少事,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悠闲;打开门窗,就可看见对面苍翠的青山。
江宁城中,朝霞红艳满天;瓦棺寺旁,江上燕子双飞,一派恬然。
吴地才子,风流倜傥,平易近人,与之相遇,自是高谈阔论,相见恨晚,岁月也因之日日变新。
从来北方夸赞羊酪味美,其实江南的莼羹才更加可人。

注释

⑴之:前往。江宁:县名,治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贯穿全境。
⑵春流:即春天的水流。赊:延缓。
⑶徐州:此指古南徐州,与江宁同属润州。
⑷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上,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巨宅多在其附近。淮水:水名,其纵贯今南京市部分称秦淮河。
⑸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东晋时王谢等望族亦居此。王家:即王导家。
⑹闾:原指里巷里的门,此处代指城市。井:田地,此处代指乡下。
⑺石头城:古城名,故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城负山面江,南临秦淮河。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
⑻瓦棺寺:亦名瓦官寺,在故金陵凤凰台。寺有瓦官阁,高二十五丈。
⑼吴士:江宁古属吴国,故称当地读书人为吴士。风流:即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⑽此:一作“北”。羊酪: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
⑾莼(chún)羹(gēng):用莼菜烹制的羹。定却人:一作“味可人”。

写作背景

《送客之江宁》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此诗写诗人送客前往江宁,先写送行时节,客人途经路线;接着再写江宁名胜古迹、山川景色、风土人情及友人到任后政绩清明等,劝慰友人欣然赴任,诗中暗赞了友人的高雅。全诗语言繁富,然内容较为空疏,乃应酬之作。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所送之人,已不可考。

  此诗开篇先点明送别时节及客人南下所经之地。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故诗人特意写到了柳花,切题之送客。春流送客,可以想见友人赴任,春风得意之状。朱雀桥、乌衣巷,皆江宁之名胜,骚人墨客多有咏之。此处诗人写此名胜古迹,乃点题“之江宁”赴任。言其在此“看淮水”“问王家”,写出了客人的悠闲、得意之状。

  中间四句叙写江宁之山川景色。城里乡里皆无事,可见江宁百姓安居乐业,正好与上文“看淮水”“问王家”意相联。江宁百姓门对青山,这里用了一个复数,言“闭门开户”皆对青山,可见青山之多,无处不在。复着一“翠”字,更见青山之翠。江宁朝霞满天,一个“下”字,满天红霞呼之欲出。而燕子双飞,莺歌燕舞,一派大好风景,烘托着江宁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

  最后四句写友人交往之人的高雅,表明友人的雅洁。“日应新”,既是言与吴士相逢嘉赏的惬意,同时也暗喻了友人到任后,吴地日日变新,赞其政绩清明。友人南下赴任,因而诗人结尾处又劝慰其不要担心水土不服,江宁之莼羹比中原之羊酪味更可人,友人只管放心前去。

  全诗洋洋洒洒,语言繁富。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韩翃的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又说:“比兴深于刘长卿,筋节成于皇甫冉。”这是说韩翃的诗意较为深隐,风格较为矫健。这个评语对此诗也还合适。然而此诗内容较为空疏,流于形式,缺乏真情实感,乃应酬之作。

韩翃简介

唐代·韩翃的简介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韩翃的诗(178篇) 韩翃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客之江宁

唐代韩翃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定却 一作:味可)

送客之江宁

唐代韩翃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定却 一作:味可)

送客之江西

唐代郑锡

乘轺奉紫泥,泽国渺天涯。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更有高唐处,知君路不迷。

集古·送客之江陵

宋朝李俊民

独上江楼思渺然,故人去后绝朱弦。

西南一望和云水,入郭登桥出郭船。

送客之楚

宋朝高吉

嘶骑随鞭尾,诗囊挂杖头。
好风吹客去,落日启予愁。
涉水搴沅芷,邀春醉楚楼。
故人如问讯,云卧懒如鸥。

送客之杭

唐代牟融

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帆带夕阳投越浦,心随明月到杭州。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悬想到杭州兴地,尊前应与话离忧。

送客之蜀

唐代杨凌

西蜀三千里,巴南水一方。晓云天际断,夜月峡中长。

送客之三衢

宋朝释净端

今日忽相见,俄然又相别。

三衢山水清,好赏中秋月。

送客之上谷

唐代韩翃

北客悲秋色,田园忆去来。披衣朝易水,匹马夕燕台。
风翦荷花碎,霜迎栗罅开。赏心知不浅,累月故人杯。

送客之潞府

唐代韩翃

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