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杜甫的诗 >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唐代]: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开文书帙中,检所遗忘⑴,因得故高常侍适⑵——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⑶!读终篇末!自枉诗,已十余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⑷!老病怀旧,生意可知。今海内忘形故人⑸,独汉中王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⑹。爱而不见,情见乎辞。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却追酬高公比作,因寄王及敬弟⑺。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⑻。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惨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⑼。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寞。

潇湘水国傍鼋鼍、鄂杜秋天失雕鹗⑽。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⑾!

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⑿。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⒀?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⒁。

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⒂!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杜甫大概要查对什么,所以便去翻书。帙,书套。

⑵高适做过左散骑常侍。

⑶四字概括,有力。行,读杭,行间,即所谓“字里行间”,指高适的诗。

⑷此诗作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上距高适赠诗(761)实不满十年,距高适之死(765年正月)亦不满六年。所云“十余年”、“六七年”,盖约略言之。

⑸忘形故人,不拘形迹的知友。《醉时歌》所谓“忘形到尔汝”。

⑹汉中王瑀,唐宗室李瑀,封汉中王。昭州,今广西平乐县。敬超先,可能是昭州人,公元七六九年(大历四年),杜甫有《湖南送敬十使君适广陵》一诗,开头便说:“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大概就是此人。

⑺敬之年龄小于杜甫,又是“忘形故人”,故直呼为“敬弟”。

⑻首四句叙明发现赠诗的经过,杜甫把赠诗卷在书卷里,故尔“久零落”。由于一种意外的感触,因而眼泪一时迸散,像断了线的珠子。

⑼以上四句赞叹高之才望,兼带叙高对己之友谊。呜呼,叹美之词。壮士,指高,所谓“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送高三十五书记》)。合沓,重沓。高适能诗,也能用兵。寥廓,天空;动寥廓,犹动天地。求友篇,指高赠诗。高赠诗,对杜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故曰“叹我凄凄”。匡时略,济时的策略。郁郁:郁抑而不伸。

⑽以上四句哀悼高的死。锦里,指成都草堂,追溯当时唱和所在。瑶墀,玉阶,指朝廷。冥寞,谓死亡。“潇湘”句,自伤漂泊湖南,更无知己,但与鼋鼍为伍。“鄂杜”句,伤高适之亡,朝廷失一直臣。鄠杜二地,皆在长安附近,高死于长安,故借以指长安。《唐书·高适传》,“适负气敢言,权幸惮之。”故比之“雕鹗”。雕鹗当秋天尤矫健。

⑾以下换平声韵,自成一段。孔丘曾说过:“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杜亦自谓“甫也南北人”(《谒文公上方》)。而高赠诗有“愧尔东西南北人”之句,这对杜甫不只是一种关切,实含有敬意,所以杜甫特地挑出这句来作答。更谁论,是说现在任凭怎样漂泊再也没人管我的死活。

⑿以上四句,即分说东西南北。但不是个人行踪,而是整个国家局势,杜甫知道,这些情况,也是他的亡友所关心的。北辰,指朝廷。西蕃,吐蕃。充斥,犹充塞,谓众多。高适死后的几年,吐蕃仍屡入寇。安史乱后,中原衣冠上庶,多投江南,故借用晋元帝南渡事。崩奔,逃窜避乱。

⒀此二句束上起下。上句言世乱未平,以致至今仍流落湘潭,行吟泽畔,有如鼓瑟悲歌之帝子。下句言亦思曳据王门,而北归无路,印过渡到汉中王。《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临兮北渚。”又《远游》篇:“使湘灵鼓瑟兮。”帝子和湘灵都是指尧之二女,亦即舜之二妃娥皇和女英。相传舜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悲泣,投湘水死,遂为湘灵(湘水女神),常鼓瑟悲歌。张溍谓“鼓瑟句,言己之悲思玄宗,如二妃思舜”。未免过泥。

⒁此二句寄汉中王。曹植是魏宗室,封陈王;刘安是汉宗室,封淮南王,故以为比。服食,服食丹药。刘安好神仙,有白日升天的传说。

⒂此二句寄敬超先,晋向秀与嵇康为友,康既被杀,秀经其旧宅,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想昔日游宴之好,乃作《思旧赋》(《晋书·向秀传》。这里以向秀思嵇康,比己之思高适。但自己闻笛而愁思纷乱,不能如向秀之作《思旧赋》(其实这首诗便是《思旧赋》),故希望敬超先能像宋玉之于屈原一样,替自己作篇《招魂》以招高适之魂。宋玉哀屈原,尝作《招魂》。

写作背景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是唐代诗人杜甫为追酬(答复)死去的高适赠诗而写的血泪作品。诗前有诗序一篇。诗句内容是:从书卷中发现赠诗的经过;对高适才望的赞颂;回忆高适对杜甫的友谊;哀悼高适之死;讲高适对杜甫的关切和敬意;谈论高适所关心的国家局势;最后引用多个典故,写杜甫本人对高适的怀念之情。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诗序也是一篇诗的散文,可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同元使君舂陵行》二诗诗序参读。诗名应读成——“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容斋随笔》:

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非若今人为次韵所局也。观《文选》所编何劭、张华、卢谌、刘琨、二陆、三谢者人赠答可知已。唐人尤多,……高适寄杜公云:“愧尔东西南北人”,杜则云:“东西南北更堪论”,适又有诗云:“草《玄》今已毕,此外更何言?”杜则云:“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皆如钟磬在虡,扣之则应,往来反复,于是乎有余味矣。

《杜臆》:

高乃忘形故人,已死而遂及生者,将汉中、昭州并入篇中,此公触想成诗,无成心亦无定体,如太空浮云,卷舒自如。

《唐诗别裁》:

分说东西南北,本楚词之《招魂》(“遥拱北辰”四句下)。答蜀州“愧尔东西”句,故将东、西、南、北分点,古人酬赠体也。

《读杜心解》:

上下六韵截,各四句转意,……“锦里”四句,伤高殁也。“锦里空”而身“傍鼋鼍”,惠诗之处,不堪回首矣;“瑶墀冥”而入“失雕鹗”,作诗之人,杳然长逝矣:彼此互叹,文情摇曳。

《杜诗镜铨》:

起汉中(“曳据何处”句下)。结言昭州,仍绾到高上(“长笛邻家”二句下)。

《唐宋诗举要》:

次叙蜀州寄诗前后情事。吴曰:以下发慨(“潇湘水国”二句下)。吴曰:句势轩天拔地,杜公长技(“东西南北”四句下)。吴曰:感念盛衰,淋漓悲壮(“昭州同翰”句下)。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唐代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开文书帙中,检所遗忘⑴,因得故高常侍适⑵——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⑶!读终篇末!自枉诗,已十余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⑷!老病怀旧,生意可知。今海内忘形故人⑸,独汉中王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⑹。爱而不见,情见乎辞。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却追酬高公比作,因寄王及敬弟⑺。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⑻。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惨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⑼。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寞。

潇湘水国傍鼋鼍、鄂杜秋天失雕鹗⑽。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⑾!

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⑿。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⒀?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⒁。

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⒂!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唐代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开文书帙中,检所遗忘⑴,因得故高常侍适⑵——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⑶!读终篇末!自枉诗,已十余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⑷!老病怀旧,生意可知。今海内忘形故人⑸,独汉中王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⑹。爱而不见,情见乎辞。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却追酬高公比作,因寄王及敬弟⑺。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⑻。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惨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⑼。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寞。

潇湘水国傍鼋鼍、鄂杜秋天失雕鹗⑽。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⑾!

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⑿。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⒀?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⒁。

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⒂!

答思甫宗侯人日见怀之作

明朝佘翔

身世飘飘水上萍,何人道是少微星。

年华未报千门柳,物色初看七叶蓂。

愁遍江河诗不废,梦回乡国酒初醒。

梁园又见王孙草,日逐东风刺眼青。

王郡公以人日见贻诗箑依韵奉酬

明朝林大春

野旷天空万籁闻,谁传笔阵扫千军。

轻摇白羽团侵月,细洒阳春调入云。

赠我宁论青玉案,酣歌何待紫榴裙。

瞻言百里知何日,独倚龙光望斗文。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唐代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和山间秋日见寄

元朝夏果斋

门前绝爱竹成坡,室迩其如人远何。

亦晓不如归去乐,真成无可奈何歌。

诗翁自此工难少,俗子于人一揖多。

何日同君秋月下,桂花影里舞婆娑。

和子由除日见寄

宋朝苏轼

薄官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核。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次汪簿秋日见寄

明朝李存

隔水秋云薄,连山夕照荒。去鸥分远色,来雁带初凉。

风物何常异,人生亦自忙。因怀吾友问,医俗若为方。

答近夫九日见寄

明朝郑善夫

殷郎怀抱向谁开,我亦迢迢江上台。塞雁未逢还步月,篱花纵好懒持杯。

龙山落日惟黄土,虎阜西风漫绿苔。一览黑貂惊岁晚,暝传霜下夜砧哀。

次友人春日见寄韵

元朝汪泽民

清景行行一径苔,兰樽特为晚春开。
绿阴青紫犹堪赏,昨日游人自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