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命

[唐代]:杜甫

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
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王命,这里指王朝的命将、命官。《诗经》有“王命南仲”、“王命召伯”等语。

⑵汉北,汉水源之北,即上举诸州地。巴西,原为郡名,此犹言川西。

⑶此二句承“汉北”。上句言战则无功,下句言和亦徒劳。埋,埋没。血埋,极言将士战死者之多,骨断,骨折。是说使臣鞍马往来,骨为之折。《通鉴》卷二百二十二:“广德元年四月,遣兼御史大夫李之芳等,使于吐蕃,为虏所留。”诗当即指此事。

⑷此二句承“巴西”,下即专言四川。栈,栈道。牢落,形容被烧栈道的残破。大概为防吐蕃深入而自行烧断。坛,将坛。汉高祖曾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按自七六二年七月严武去蜀后,蜀多变乱,杜甫思得严武再镇蜀,但事殊渺茫,故有“苍茫”之感。杜甫《八哀诗》云:“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又《诸将》诗:“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才。”就都是称美严武的。

⑸汉武帝命唐蒙通夜郎(汉时南彝国名,今贵州西境),蒙擅自“发军兴制”“转粟运输”,民多逃亡。武帝因遣司马相如使蜀,相如作《喻巴蜀檄》,向巴蜀人民说明,那都不是朝廷本意。杜甫切盼唐代宗能注意镇蜀的人选,盼望之切,故至于恸哭。

写作背景

《王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前四句描写了吐蕃步步紧逼,官军连连失利的情况;后四句继续写吐蕃入侵后的惨状和心情。全诗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作品赏析

文学赏析

前四句:“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描写了吐蕃步步紧逼,官军连连失利的情况。在边境,入侵者如狼似虎,取河西,陇右之地,鲜血淹没了将士的铠甲,出使的大臣在马鞍上伤亡严重。西川节度使高适奉命于雪岭(又称西山)松、维、保三州设防,军情正急。后四句:“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继续写吐蕃入侵后的惨状和心情。忧愤地望着新近被烧毁的栈道,茫然地看着原来修筑的庙坛,深深地回忆着当年蜀国的教训,真想当着朝廷派来的王官大哭一场。

这结果是谁造成的?是朝廷的腐败无能,是国家的衰败迹象。作为爱国诗人的杜甫,通过这首诗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名家点评

《杜臆》:

“骨断使臣鞍”,谓遣使之无益也,故题。“王命”,诗意在此。要在得名将以御之。而时尚无之,故云“苍茫旧筑坛”。

《义门读书记》:

言将帅自立。如此使事,意味乃长(“苍茫”句下)。

《杜诗详注》:

题曰《王命》,望王朝之命将也。

《读杜心解》:

“汉北”、“巴西”并提。三、四,总统言之,五、六亦总,而诗意却借“旧筑坛”句,度落“喻蜀”、“王官”,此则以“王命”命题之意,双起单收,在蜀言蜀也。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王命

唐代杜甫

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

王命

唐代杜甫

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
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

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

南北朝鲍照

暮冬霜朔严。
地闭泉不流。
玄武藏木阴。
丹乌还养羞。
劳农泽既周。
役车时亦休。
高薄符好蒨。
藻驾及时游。
鹿苑岂淹睇。
兔园不足留。
升峤眺日軏。
临逈望沧洲。
云生玉堂里。
风靡银台陬。
陂石类星悬。
屿木似烟浮。
形胜信天府。
珍宝丽皇州。
白日回清景。
芳醴洽欢柔。
参差出寒吹。
飉戾江上讴。
王德爱文雅。
飞瀚洒鸣球。
美哉物会昌。
衣道服光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