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白的诗 >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唐代]:李白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上有什么呢?就银河像一条白玉般的绳索迢递蜿蜒。
它从建章阙的飞檐上斜斜拉起,把金陵照耀得晶莹剔亮。
汉水如素练一样轻盈漂过,江水在秋霜的映照下更加澄清。
月亮仿佛与江水一起流失,黎明前的江岸与沙洲寒气凝结。
我独自在板桥浦对月饮酒,古人中谁可以与我共酌?
可惜谢朓已经千古,我给你洒一杯清酒吧!胸中感叹万千!

注释

⑴板桥浦。地名,遗址在今南京西南。《水经注》:江水经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太平寰宇记》;板桥浦,在升州江宁县南四十里,五尺源出观山三十六里,注大江。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云:“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诗风清俊秀丽,为李白所景仰。
⑵玉绳:星宿名,李善《文选》注引《春秋元命苞》说,玉衡北两星为玉绳星。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有“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的诗句。
⑶建章:宫殿名,南朝宋时建。《宋书》卷七“前废帝纪”云:“永光元年,以石头城为长乐宫,以北邸为建章宫。”
⑷汉水:即汉江,长江最长支流,源出今陕西西南宁强县,流经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这里即借指长江。
⑸霜江:此指长江。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有“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⑹洲渚:水中小块陆地。左思《吴都赋》:“岛屿绵邈,洲渚冯隆。”
⑺“独酌”二句:谢朓有《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徵:即”征“。
⑻玄晖:即谢朓。《南齐书》: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
⑼“洒酒”句:暗用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句意。李善注:“填,满也。”洒酒,一作“洒泪”。

写作背景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通过对谢朓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前四句写秋夜天宇和金陵远景;中间四句写秋江月色;最后四句点明题旨,直抒胸臆。诗里描写秋夜清朗幽静的景色,抒写思古人而恨不见的寂寞凄清情怀,是一首令人读之悠然神远的抒情佳作。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二十六岁,游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此诗即作于这年秋天游金陵之时。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缅怀谢朓的诗。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南齐著名诗人。他和谢灵运是同族,所以有“小谢”之称。曾任宣城(今属安徽)太守等职。他的诗对于南齐的黑暗现实尤其是仕途的险恶流露了不满和畏惧情绪。他的山水诗成就很高,不但彻底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而且更为清俊秀丽。然而。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竟横遭诬陷,含冤死于狱中,年仅三十六岁。李白非常崇仰谢的才华,同情他的悲惨遭遇。板桥浦在金陵城南三十里,是长江南岸的一个津渡。当年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曾经过板桥,写下了山水行旅诗名篇《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中“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一联,是千古传诵的景句。此时,李白秋夜于板桥浦泛月独酌,自然忆念起谢朓这位才高命蹇的前代诗人。

文学赏析
此诗的前四句写秋夜天宇和金陵远景。起首二句:“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一问一答,天真活泼,明快自然,饶有民歌风味。诗人仰望秋空,看到在这寥廓空明的天宇上远远地闪烁着两颗银亮的玉绳星。三四两句写玉绳星照耀下的金陵城。诗人放眼远眺,但见玉绳星斜斜地、低低地嵌镶在建章宫高大的楼阙旁边,发出格外耀目的光芒,对着整个金陵古城。这四句从大处落墨,先写天空,后写地面,连接自然,展现出碧海般的青天,白玉般的明星,以及星光照耀下的金陵城巍峨宫阙的剪影,境界空阔高远,正融注了诗人秋夜泛月时那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绪。如果更深细地品味,这四句诗已隐隐透露,出怀念前代诗人谢朓的情思。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有“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等写景佳句,李白诗的三、四句,显然是有意点化了谢诗,借以寄寓对谢朓的缅怀、追慕。而且,这两颗璀灿的玉绳星,一颗斜照建章阙,一颗耿对金陵城,仿佛具有象征的意蕴。它们在浩渺秋空中互相映照,仿佛正是谢朓、李白这两位古今相通、精神契合的天才诗人的化身。
中间四句写秋江月色。这里“汉水”借指长江。诗人不说“长江”而说“汉水”,是为了避免同下句“霜江”字面重复和音声相混。在板桥浦信步泛月的李白,俯视着脚下的大江,但见清澄的江水静静地流淌着,像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白练。此刻,谢朓描写大江黄昏美妙景色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自然跳上心头。对景吟诗,使他产生一种悠然神远的感变,仿佛自己已超越古今的界限,同小谢一起联袂步月,同赏秋江美景,推心置腹地纵论人生、品评诗文了。李白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与古人神游的幻想境界里,以致忘怀了一切。他久久地凝望着明月逐渐西斜,月光如乳汁般倾泻在长江之中。直到月落星隐,天将破晓,朝雾弥漫洲渚,寒气侵袭发肤。这四句写秋江月色,明丽皎洁,清幽飘逸,动静相生,空灵迷人。而在这幅秋江月色图中,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这里表现出他的神态和心绪的变化:先是缅怀遐想古人,继而是与古人神游的畅快,接着是从遐想中醒悟过来发觉古人不可得见的寂寞与怅惘,这四句妙在不是静态的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而是从时间和景色的变化之中暗示出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不着痕迹,纯乎天籁。
最后四句点明题旨,直抒胸臆。诗人在板桥浦自斟自酌,没有知音同欢共饮,虽追慕谢朓,但毕竟相隔数百年,谁也不能把古人找回来。而在当今现世,像谢玄晖这样才华高妙、志趣相投的人,是很难得再遇到的。想到这里,诗人深深感到孤独寂寞,挥杯洒酒无心再饮。一股悲凉抑郁之气,充满了他的胸中。结句暗用梁代诗人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句意,而融化无迹,如同己出。至此,诗人不仅婉曲尽致地抒写了对古人的缅怀遐思,而且借痛感斯人之不可复遇,宣泄出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李白的诗(1340篇)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唐代李白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唐代李白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醒起独酌怀友

唐代李群玉

西风静夜吹莲塘,芙蓉破红金粉香。摘花把酒弄秋芳,
吴云楚水愁茫茫。美人此夕不入梦,独宿高楼明月凉。

江楼独酌怀从叔

唐代李群玉

水国发爽气,川光静高秋。酣歌金尊醁,送此清风愁。
楚色忽满目,滩声落西楼。云翻天边叶,月弄波上钩。
芳意长摇落,蘅兰谢汀洲。长吟碧云合,怅望江之幽。

秋日独酌怀荣子邕

宋朝张耒

新秋一杯酒,风雨早凉天。
眷言西邻友,咫尺莫能前。
岂无病羸马,泥滑不胜鞭。
端居何为者,落寞掩书眠。
高柳飒已疏,碧草留余鲜。
衰怀感徂节,客舍悲流年。
孤吟谁与和,独酌还醒然。
新晴野路干,期子南山边。

重阳独酌怀社中诸友

明朝朱朴

登高忽见塞鸿飞,九月川原木叶稀。宋玉有才堪作赋,沈郎多病不胜衣。

黄花细雨年芳在,白发秋风故旧非。笑把茱萸成独酌,一年佳节忍相违。

八月间对月独酌

宋朝郑刚中

月到空庭色界虚,酒壶安顿向冰壶。
须臾万瓦清露湿,仿佛一轮丹桂孤。
独酌人成狂态度,闲身惟有醉工夫。
醉中孰与参禅趣,此妙须知禅所无。

十五夜对月独酌有怀燕中诸君

明朝胡应麟

佳期三五临,遥望挂圆璧。皓魄扬清辉,亭亭堕檐隙。

揽衣步前庭,感此长叹息。忆昔京华游,文儒盛东壁。

中宵蓟门燕,五夜甘泉集。苍龙玉绳挂,露掌金波溢。

惜哉道路分,佳人遂南北。寤寐安可凭,瑶华讵能即。

欲从万里天,持赠婵娟色。愿言逐飞鸿,随风起双翮。

夏日访旧过太仓舟中对月独酌

明朝郭谏臣

兰舟载琴鹤,远赴故人期。

碧海潮来疾,青天月到迟。

波光帘外动,树影座间移。

独酌娱清夜,宁愁鬓欲丝。

又省闱锁宿十月三日夜月独酌·两月重来月又圆

宋朝程公许

两月重来月又圆,寺钟惊梦五更残。此情谁遣啼雅觉,飞过东墙代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