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杜甫的诗 > 遣兴五首

遣兴五首

[唐代]:杜甫

【其一】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其二】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其三】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其四】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其五】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

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

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

译文与注释


注释

蛰龙三冬卧①,老鹤万里心②。昔时贤俊人③,未遇犹视今④。嵇康不得死⑤,孔明有知音⑥。又如拢抵松⑦,用舍在所寻。大哉霜雪干⑧,岁久为枯林。

①《易》:“龙蛇之蛰,以存身也。”②【黄生注】老鹤,指嵇康。《世说》:人言嵇延祖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曰:“君未见其父耳。”《舞鹤赋》:“结长悲于万里。”③《后汉·周燮传》:“开东阁,延贤俊。”④《京房传》:“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也。”⑤《晋书》:钟会以;日憾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语康欲助毌丘俭,杀之。⑥《蜀志》:诸葛亮躬耕拢亩。徐庶言于先言曰:“孔明,卧龙也,将军宜在驾过之。”先王遂诣亮。陶潜诗:“知音苟不存。”⑦蔡岂《汉津赋》:“上控陇坻,下接江湖。”⑧王绩《咏松》诗:“何时畏斧斤,几度经霜雪。”

昔者庞德公①,未曾入州府。襄阳耆旧间②,处士节独苦③。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署。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④。举家隐鹿门,刘表焉得取。

①《后汉书》:庞德公居岘山南,未尝入城府,荆州刺史刘表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而已。”因释耕陇上。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②晋习凿齿撰《襄阳耆旧记》。③鲍照诗:“投心障苦节,隐迹避荣年。”④《淮南子》:“水深则鱼聚,木茂而鸟乐。”曹植《离思赋》:“水重深而鱼悦,林修茂而鸟喜。”

写作背景

此诗一般认为《遣兴五首》是杜甫乾元二年(759年)在秦州所作。但是,杜甫《遣兴五首》从内容上看多言长安时事,从叙述语气看,使用的是描述当前事件的语气,从内容、风格、体裁上考察,更接近杜甫的长安诗,而与秦州诗有明显不同。因此,《遣兴五首》当作于长安。从诗中的事件和物候描写判断,此五首诗作于天宝八载(749年)秋。

作品赏析

其一

此诗见贤者在世,贵逢知己。后四章,皆发端于此。在六句分截。上言抱志欲伸,今古皆然。下言遭遇不同,荣辱遂异。用此意作起结,章法甚古。叔夜、孔明,不宜专承卧龙,亦不当分顶龙鹤。起语乃托兴,盖自伤不得志而发欤?

其二

此言不能如孔明之救时,则当如庞公之高隐,上四叙述其事,下六推见其心。《杜臆》:“岂无济时策”,公自寓也。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遣兴五首

唐代杜甫

【其一】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其二】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其三】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其四】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其五】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

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

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

遣兴五首·其三

元朝许谦

蓬生众麻中,不扶能自直。寒窗效蠹钻,孤陋寡闻识。

古来贵尚友,万善在熏炙。古人不可见,今人岂易得。

千载遥相思,空使我心恻。

遣兴五首·其四

宋朝范浚

庞眉困郎署,白首命不遭。猿臂无侯封,徒负射虎豪。

两者阨天运,材智俱莫逃。向来邓氏子,志行劣可褒。

藉非逢际会,未免掾功曹。

遣兴五首·其三

宋朝范浚

我逢刘颍川,竟夕不向枕。馀人偶对面,白昼辄欲寝。

生来不耐俗,敢妄作题品。犹嫌太分明,客至姑与饮。

遣兴五首·其五

宋朝范浚

翻云覆忽雨,昨火今已冰。三涂九州险,未似今人情。

人言馀耳事,令我不忍听。嗟哉泜水上,刎颈遂寒盟。

遣兴五首·其一

宋朝范浚

商山园绮徒,雪发映松露。山间谓终老,不踏市朝路。

一朝前星匿,羽翼起调护。婆娑古衣冠,笑定国储副。

留侯计偶尔,曷遽动贞素。因知古今士,出处自冥数。

功名苟不免,四老犹一助。宁庸巧驰驱,失尔邯郸步。

遣兴五首·其二

宋朝范浚

少陵古诗伯,未必真豪人。胡为冷炙辱,自分潜悲辛。

莫倚善题赋,未悟严武嗔。徒言磊落士,不肯异其身。

遣兴五首·其五

明朝杨爵

幽囚罪是吐忠肝,日见逻人向北探。

圣主无劳关虑切,微臣不以死为难。

遣兴五首·其三

明朝杨爵

桎梏真知行路难,况逢九九有余寒。

忠猷总是邦家虑,死亦今朝心自安。

遣兴五首·其一

明朝杨爵

白日回光迷远山,风烟薄暮早春寒。

几回点检累臣罪,一疏欲期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