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难

[唐代]:杜甫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

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浦起龙注:“肃宗上元二年,公年五十,时周流蜀中,注家释世难者,以是年段子璋反东川当之。公值难其多:何独举此耶?盖公自乾元二年客秦入蜀,时年四十八,是为逃难之始耳,言五十,举成数也。按杜甫逃难实开始于公元七五六年(至德元载),时年四十五,次年由安史乱军中逃归,头发尽白,说“五十白头翁”是一个大体上的和特征的说法,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五十不应白头。高适诗:“郑侯应凄惶,五十头尽白。”也是所以纪异的。

⑵最初在北方,由奉先逃白水,由白水逃鄜州,他自己又由沦陷了的长安逃归凤翔,后来才由华州经秦州、同谷逃到了四川 (南方)。但在四川又碰到段子璋、徐知道和崔旰之乱,如今在湖南又要逃臧玠之乱,所以说“南北逃世难”。

⑶涂炭,烂泥和炭火。一涂炭,是说全国人民都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例外。

⑷畔,边陈,如泽畔、田畔,即“人寰难容身”意。以乾坤之大,竞找不到一块安身之地,极写世乱,也显出诗人杜甫之不为当道所容。

⑸莽,是莽莽然,草木丛生的样子。安史乱后,洛阳附近数百里内都变成了废墟,杜甫家正在这一区域内。

作品赏析

这诗有人疑为伪作,萧涤非认为是没有根据的。这是杜甫替他自己一生的逃难作了一个总结。根据末句,大概作于公元七七〇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也就是他死的这一年避臧玠之乱的时候。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逃难

唐代杜甫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

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逃难

元朝李昱

四郊日多垒,劳生信乾坤。

朝来有警急,铁骑如云屯。

贱子心实忧,焉能守荒村。

呼儿戒行李,一饭同出门。

路逢逃难人,纷纷亦来奔。

或扶爷与娘,或挈子与孙。

十步九颠踬,欲哭声复吞。

问道往方岩,前后相豗喧。

牛羊亦随逐,飞桥为之翻。

我行已岩顶,我仆犹岩根。

唇乾吻亦噪,何处浊酒尊。

兹岩既云险,况有灵祠存。

栖迟且茆屋,生理安得论。

俯视西北隅,杀气犹昏昏。

山家即事·逃难走山巅

宋朝陈著

逃难走山巅,如何要顺便。
食艰蔬胜肉,衣薄炭输绵。
深静初心见,高虚远目鲜。
沈思亦自好,写景欠龙眠。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逃难藏深隐

宋朝汪元量

逃难藏深隐,重逢出近诗。
乾坤一反掌,今古两愁眉。
我作新亭泣,君生旧国悲。
向来行乐地,夜雨走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