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杜甫的诗 >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唐代]:杜甫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写作背景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唐宝应元年(762),杜甫来到涪城县东南三里北枕涪江的香积山(今三台县西北二十七公里的安宁乡境内),作此诗。全诗写景曲折可寻。

作品赏析

《瀛奎律髓》:

老杜七言律,晚唐人无之。凡学诗,五言律可晚唐;只如七言律,不可不老杜也。

《诗薮》:

老杜好句中叠用字,惟“落花游丝”妙绝。此外,如“高江急峡”、“小院回廊”,皆排比无关妙处。老杜七言律全篇可法者,《紫宸殿退朝》、《九口》、《登高》、《送韩十四》、《香积寺》……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自是千秋鼻祖。

《唐诗镜》:

五、六是岑寂中语,结意故入遣怀。

《义门读书记》:

正叙官阁,又起下之凫鹭,上之藤萝;通篇无一句不切山腰也(“小园回廊”句下)。此句是下,“晚”字既承“背日”、又起昏黑(“浴凫飞鹭”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壁”与“云”是两物,“枫”与“木”却是一物,此两句铢两不称,语亦近于冗塞。五、六就句作对,故为慢调,又自一种。然不及“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也。

《杜诗详注》:

诗作三层看,便明。山下有江,山腰有阁,山上有寺也。轻风散云则渐细,落日映枫则电稠,此从一淡一浓对说。“寂寂”,境地之幽;“悠悠”,物性之闲。

《读杜心解》:

三、四,从阁仰观;五、六,就阁边写。春无“丹枫”,反照映之故赤,著一“背”字,晚景可想。傍晚就阁盘桓,结联透后,有不尽之致。

《杜诗镜铨》:

陈后山云:前诗(《送路六侍御入朝》)言情婉挚,此诗写景曲折可寻:俱是律诗入手。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唐代杜甫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香积寺

宋朝曾会

松门石径乱云粘,四顾蓝光冷射簷。
鏁雾楼台阴自润,啸风猿鸟韵相兼。
寒岩路僻凭僧指,古篆香残待客添。
须信苾蒭堪爱处,满阶芳草正纤纤。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宿香积寺

宋朝释昙莹

拂榻香凝夜,清眠拥衲衣。
五更闻唤起,一路听催归。
山雨寒仍重,溪云泾不飞。
幽花短临水,蜂蝶冷相依。

过香积寺

宋朝李复

迂辙来寻昔岁题,恍然前世意犹迷。
荒庭老树半空腹,坏塔野禽争暮栖。
晚学尽惊新使节,残僧时忍旧沙弥。
松房自出成何事,二十余年东复西。

题香积寺

明朝傅淑训

平甸草铺似绣,高峰石削如门。

牛羊十里五里,鸡犬前村后村。

题香积寺

宋朝冯时行

拨草詹风日,招提重访寻。
雪如将路断,云实助山深。
密印传初祖,英国嗣少林。
我来聊借榻,静夜听龙吟。

香积寺午斋

宋朝程公许

峻陟龙门路,来参鸡骨师。
楼台春雨霁,鱼鼓午斋时。
倦憩僧留话,荒寻仆僮随。
一筇支野步,且以暮为期。

游博罗香积寺

宋朝苏轼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
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
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
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岂惟牢丸荐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浆。
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肓。

与正辅游香积寺

宋朝苏轼

越山少松竹,常苦野火厄。
此峰独苍然,感荷佛祖力。
茯苓无人采,千岁化琥珀。
幽光发中夜,见者惟木客。
我岂无长镵,真赝苦难识。
灵苗与毒草,疑似在毫发。
把玩竟不食,弃置长太息。
山僧类有道,辛苦常谷汲。
我惭作机舂,凿破混沌穴。
幽寻恐不继,书板记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