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筝

[唐代]:李商隐

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湘波无限泪,蜀魄有馀冤。
轻幰长无道,哀筝不出门。何由问香炷,翠幕自黄昏。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此诗命题与《锦瑟》类似,咏哀筝以借寓身世之慨。据“湘波”“蜀魄”二句,当是东川幕归后作,或即大中十二年病废居郑州时所作。
②《史记·乐书》:“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筝形似鹤,其奏则如鹤“延颈而鸣”。
③《搜神记》:有人得猿子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破肠视之,寸寸断裂。又见《世说新语·黜免》。此状筝声之哀。
④用湘妃啼竹事。
⑤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冯浩曰:(三四)比所弹之曲,又自喻昔游(按:指湘桂、东川之游)。
⑥轻幰:犹轻车。轻车无路,即阮籍途穷之意。
⑦哀筝:哀凄的筝声。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李商隐的诗(872篇) 李商隐的名句

猜你喜欢

哀筝

唐代李商隐

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湘波无限泪,蜀魄有馀冤。轻幰长无道,哀筝不出门。何由问香炷,翠幕自黄昏。

哀筝

唐代李商隐

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湘波无限泪,蜀魄有馀冤。
轻幰长无道,哀筝不出门。何由问香炷,翠幕自黄昏。

风入松·九日哀筝一

元朝张可久

九日

哀筝一抹十三弦,飞雁隔秋烟。携壶莫道登临晚,蝶双双为我留连。仙客玲珑玉树,佳人窄索金莲。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宋朝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出永丰县西石桥上闻子规二首·怨笛哀筝总不如

宋朝杨万里

怨笛哀筝总不如,一声声彻九天虚。若逢雨夜如何听,幸得花时莫管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