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夜

[明朝]:李梦阳

三日不见月,见之半轮没,清光犹能鉴毛发。不愁倒却婆娑树,只恐损破清虚阙。

清虚阙,在何许,白气荧荧走金虎。虽有三万六千户,手提玉斤不敢补。

凉风飙飙自西来,吹我衣,心独苦,长歌潜行槛洲莽。

李梦阳简介

明朝·李梦阳的简介

李梦阳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李梦阳的诗(822篇) 李梦阳的名句

猜你喜欢

十七夜

明朝李梦阳

三日不见月,见之半轮没,清光犹能鉴毛发。不愁倒却婆娑树,只恐损破清虚阙。

清虚阙,在何许,白气荧荧走金虎。虽有三万六千户,手提玉斤不敢补。

凉风飙飙自西来,吹我衣,心独苦,长歌潜行槛洲莽。

十七夜月

宋朝苏福

一鼓初敲韵未终,好看破镜上苍空。但知光彩依然在,任待骚人说不同。

十七夜灯

明朝于谦

一杯浊酒送残灯,岁月无情感慨增。垂老渐忘儿女态,从教客况似山僧。

十七夜月

明朝李孙宸

秋色连宵隔凤城,羁人恋月转多情。

开尊少倩华灯待,倚槛旋看皓魄生。

红叶满江游子梦,碧云何处玉箫声。

风涛未定明朝事,便欲浮槎问太清。

十七夜月

明朝许继

玉鉴重飞夜,寒光落素扉。山河空照影,星汉久沉辉。

城鼓催传漏,庭砧罢捣衣。谁能清啸里,长望不怀归。

十七夜迎灯

清朝廖厚初

十七夜火树犹辉,不外元宵光景;

二三更银簧迭奏,依然盛世清音。

十七夜对月

唐代杜甫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二十七夜月

宋朝苏福

频催玉漏夜迟迟,残月弯弓上海湄。想是惜花人起早,慌忙只画半边眉。

十七夜待月

宋朝虞俦

青天遥望片云无,坐待冰轮出海隅。
沆瀣已垂梧叶重,婵娟犹惜桂华孤。
夜阑红烛休更秉,春满香醑不用沽。
且放虚檐歌缓转,恐惊三匝未栖乌。

十七夜玩月

宋朝李洪

宿昔妖蟆磔,仍圆顾兔灵。
桂华滋白露,轮玉碾青冥。
倦翼翻乌鹊,愁肠念鶺鸰。
独谣成短韵,酸楚不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