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王维的诗 > 赠焦道士

赠焦道士

[唐代]:王维

海上游三岛,淮南预八公。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缩地朝珠阙,行天使玉童。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
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谢君徒雀跃,无可问鸿濛。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三岛:即海上三神山,名蓬莱、瀛洲、方丈,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岛,凌本作“岳”。
[2]淮南预八公:《神仙传》卷四《刘安传》载“汉淮南王刘安者,汉高帝之孙也。其父厉王长,得罪徙蜀,道死。文帝哀之,而裂其地,尽以封长子,故安得封淮南王。时诸王子贵侈,莫不以声色游猎犬马为事,唯安独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兼占候方术,养士数千人,皆天下俊士。作《内书》二十二篇,又中篇八章,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章,论变化之道,凡十万言。武帝以安辩博有才,属为诸父,甚重尊之。特诏及报书,常使司马相如等共定草,乃遣使,召安入朝。尝诏使为《离骚经》,旦受诏,食时便成,奏之。安每宴见,谈说得失,乃献诸赋颂,晨入夜出。乃天下道书及方术之士,不远千里,卑辞重币请致之。于是乃有八公诣门,皆须眉皓白。门吏先密以白王,王使阍人,自以意难问之曰:“我王上欲求延年长生不老之道,中欲得博物精义入妙之大儒,下欲得勇敢武士扛鼎暴虎横行之壮士。今先生年已耆矣,似无驻衰之术,又无贲、育之气,岂能究于《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钩深致远,穷理尽性乎?三者既乏,余不敢通。”八公笑曰:“我闻王尊礼贤士,吐握不倦,苟有一介之善,莫不毕至。古人贵九九之好,养鸣吠之技,诚欲市马骨以致骐骥,师郭生以招群英。吾年虽鄙陋,不合所求,故远致其身,且欲一见王,虽使无益,亦岂有损,何以年老而逆见嫌耶?王必若见年少则谓之有道,皓首则谓之庸叟,恐非发石采玉,探渊索珠之谓也。薄吾老,今则少矣。”言未竟,八公皆变为童子,年可十四五,角髻青丝,色如桃花。门吏大惊,走以白王。王闻之,足不履,跣而迎登思仙之台。张锦帐象床,烧百和之香,进金玉之几,执弟子之礼,北面叩首而言曰:“安以凡才,少好道德,羁锁事务,沈沦流俗,不能遣累,负笈出林。然夙夜饥渴,思愿神明,沐浴滓浊,精诚浅薄。怀情不畅,邈若云汉。不斯厚(厚原作原,据《云笈七签》卷109引《神仙传》改)幸,道君降屈,是安禄命当蒙拔擢,喜惧屏营,不知所措。唯望道君哀而教之,则螟蛉假翼于鸿鹄,可冲天矣。”八童子乃复为老人,告王曰:“余虽复浅识,备为先学。闻王好士,故来相从,未审王意有何所欲?吾一人能坐致风雨,立起云雾,画地为江河,撮土为山岳;一人能崩高山,塞深泉,收束虎豹,召致蛟龙,使役鬼神;一人能分形易貌,坐存立亡,隐蔽六军,白日为暝;一人能乘云步虚,越海凌波,出入无间,呼吸千里;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冬冻不寒,夏曝不汗;一人能千变万化,恣意所为,禽兽草木,万物立成,移山驻流,行宫易室;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铅为银,水炼八石,飞腾流珠,乘云驾龙,浮于太清之上。在王所欲。”安乃日夕朝拜,供进酒脯,各试其向所言,千变万化,种种异术,无有不效。遂授《玉丹经》三十六卷,药成,未及服。而太子迁好剑,自以人莫及也。于时郎中雷被,召与之戏,而被误中迁,迁大怒,被怖,恐为迁所杀,乃求击匈奴以赎罪,安闻不听。被大惧,乃上书于天子云:“汉法,诸侯壅阏不与击匈奴,其罪入死,安合当诛。”武帝素重王。不咎,但削安二县耳。安怒被,被恐死。与伍被素为交亲,伍被曾以奸私得罪于安,安怒之未发,二人恐为安所诛,乃共诬告,称安谋反。天子使宗正持节治之,八公谓安曰:“可以去矣,此乃是天之发遣王。王若无此事,日复一日,未能去世也。”八公使安登山大祭,埋金地中,即白日升天。八公与安所踏山上石,皆陷成迹,至今人马迹犹存。八公告安曰:“夫有藉之人,被人诬告者,其诬人当即死灭,伍被等今当复诛矣。”于是宗正以失安所在,推问云,王仙去矣。天子怅然,乃讽使廷尉张汤,奏伍被,云为画计,乃诛二被九族,一如八公之言也。汉史秘之,不言安得神仙之道,恐后世人主,当废万机,而竞求于安道,乃言安得罪后自杀,非得仙也。按左吴记云,安临去,欲诛二被,八公谏曰:“不可,仙去不欲害行虫,况于人乎。”安乃止。又问八公曰:“可得将素所交亲俱至彼,便遣还否?”公曰:“何不得尔,但不得过五人。”安即以左吴、王眷、傅生等五人,至玄洲,便遣还。吴记具说云:安未得上天,遇诸仙伯,安少习尊贵,稀为卑下之礼,坐起不恭,语声高亮,或误称“寡人”。于是仙伯主者奏安云:不敬,应斥遣去。八公为之谢过,乃见赦,谪守都厕三年。后为散仙人,不得处职,但得不死而已。武帝闻左吴等随王仙去更还,乃诏之,亲问其由。吴具以对。帝大懊恨,乃叹曰:“使朕得为淮南王者,视天下如脱屣耳。”遂便招募贤士,亦冀遇八公,不能得,而为公孙卿、栾大等所欺。意犹不已,庶获其真者,以安仙去分明,方知天下实有神仙也。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也。”
预,《文苑英华》作遇。此句谓焦在淮南加入八公行列,已成仙。
[3]跳向一壶中:《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列传》云:“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曰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惟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后长房欲求道,随从人山中……”这段颇为神奇的记述也见于《神仙传》卷五《壶公传》中,声称“壶公者,不知其姓名。用此其事,谓焦乃仙人。
[4]缩地朝珠阙:《神仙传》卷五《壶公传》“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苏如旧也”
珠阙:华美的宫阙。此句谓焦能行缩地之术,瞬息便可到长安朝见天子。
[5]玉童:仙童。
[6]割酒:晋·葛洪《神仙传》卷五《左慈》“公闻慈求分杯饮酒,谓当使公先饮以与慈尔。而拔道簪以画杯,酒中断,其间相去数吋。即饮半,半与公。公不善之,未即为饮。慈乞尽自饮之。饮毕以杯掷屋栋,杯悬摇动似飞鸟,俯仰之状,若欲落而不落,举坐莫不视杯,良久乃坠。既而已失慈矣。”
乍:忽。
分风:谓神仙把风分为两个方向。 晋葛洪《神仙传·栾巴》:“ 庐山 庙有神……人往乞福,能使江湖之中分风举帆,船行相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山下又有神庙,号曰 宫亭庙 ……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故 晋曹毗咏云:‘分风为二,擘流为两。’”
[7]天老:相传为 黄帝 辅臣。《韩诗外传》卷八:“﹝ 黄帝 ﹞乃召 天老 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后汉书·张衡传》:“方将师 天老 而友 地典 ,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李贤 注:“《帝王纪》曰:‘ 黄帝 以 风后 配上台, 天老 配中台, 五圣 配下台,谓之三公。’”后因以指宰相重臣。
行气:亦称“服气”、“食气”、“炼气”。道教早期修炼方术之一。是指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而往往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内修方法。一般又分外息法和内息法两大类。其重点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气,养我之体,攻我之疾,从而延年益寿。
养空:养其空虚之性,不被俗累所羁绊。
[8]《庄子·在宥》“云将东游①,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②。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③。云将见之,倘然止④,贽然立⑤,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鸿蒙拊脾雀跃不辍⑥,对云将曰:“游!”云将曰:“朕愿有问也⑦。”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⑧。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鸿蒙拊脾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云将不得问。”

写作背景

《赠焦道士》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诗词之一。济州临近东岳泰山,此诗疑为王维在济州任职期间所作。

焦道师,即焦錬师,长期居于嵩山。《太平广记》卷四四九引《广异记》述錬师异事云:“唐开元中,有焦錬师修道,聚徒甚众,有黄裙妇人,自称阿胡,就焦学道术。经三年,尽焦之术,而故辞去。焦苦留之,阿胡云:‘己是野狐,本来学术,今无术可学,义不得留。’……”

錬师:《唐六典》卷四“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錬师。”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王维的诗(341篇) 王维的名句

猜你喜欢

赠焦道士

唐代王维

海上游三岛,淮南预八公。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缩地朝珠阙,行天使玉童。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
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谢君徒雀跃,无可问鸿濛。

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唐代钱起

三峰花畔碧堂悬,锦里真人此得仙。玉体才飞西蜀雨,
霓裳欲向大罗天。彩云不散烧丹灶,白鹿时藏种玉田。
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诀一延年。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

唐代钱起

朝花飞暝林,对酒伤春心。流年催素发,不觉映华簪。
垂老遇知己,酬恩看寸阴。如何紫芝客,相忆白云深。

赠焦秀才

明朝宋登春

富贵宜年少,何为长苦辛。鲁生原好礼,郢客岂终贫。

琢玉功须就,凌云气益伸。明年书再上,应有下机人。

满庭芳·赠焦提举

元朝李道纯

寂寞山居,喧轰市隐,头头总是玄关。资明高士,须向定中参。我把活人手段,杀人刀、慢慢教看。君还悟,只今荐取,超脱不为难。一言明说破,起初下手,先炼三三。自玄宫起火,运入昆山。把定则云横谷口,放行也、月落寒潭。功因竟,大蟾成象,名姓列仙班。

赠焦弱侯修撰使大梁

明朝区大相

袅袅青梧枝,结根缘高冈。

兰生丛薄中,馨香随风扬。

惟昔与吾子,嬉游翰墨场。

早朝趋建礼,晚沐出长杨。

饮我以醇酒,示我以周行。

佳言比弦韦,佩之充明珰。

今晨念远别,揽衣起徬皇。

车徒将入洛,文赋已游梁。

征马思长路,栖凫怨孤颃。

念当从子逝,翮短不能翔。

南陆鹜修轸,良会安可常。

改途陟嵩少,为我吸玉浆。

倘逢三花树,采采莫相忘。

使节荣行代储柴墟作赠焦宗伯分韵开字排律

明朝张羽(凤举)

瑞日氛烟静,祥春淑气来。

苍龙随警跸,丹凤舞蓬莱。

道泰诸灵协,仁同一视该。

履端均朔裔,布泽到寒荄。

玉牒分藩盛,金縢册典开。

眷言怀睦族,简命重抡才。

宗伯三朝旧,时名两制魁。

诵诗元浩瀚,束带久徘徊。

染翰终投笔,和羹待作梅。

九迁跻鼎鼐,三锡贲泉台。

诏借皇华节,恩看宰木培。

遗羹翻谢颖,建钺众多裴。

野水星槎度,沙堤昼锦回。

泌清同照耀,岳峙藉崔嵬。

鹤垄焚鸾诰,龙章动蝶灰。

币陈中帑绮,尊注大官醅。

湛露沾封草,需云覆奠杯。

宠华词客赋,燕醉里人陪。

令子休歌棘,先公旧植槐。

乡游花正好,国计驿还催。

咨度行须遍,诗篇定易裁。

归囊发大雅,愿儗赞康哉。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唐代骆宾王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实千年非易待,

桑田一变已难寻。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凤楼迢递绝尘埃,

莺时物色正裴回。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尽言真侣出遨游,

传道风光无限极。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别有众中称黜帝,

天上人间少流例。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珮中邀勒经时序,

箫里寻思复几年。寻思许事真情变,二人容华识少选。

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寄语天上弄机人,

寄语河边值查客,乍可匆匆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

投漆投胶非足拟。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不把丹心比玄石,

惟将浊水况清尘。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青牛紫气度灵关,

尽素赩鳞去不还。连苔上砌无穷绿,修竹临坛几处斑。

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梅花如雪柳如丝,

年去年来不自持。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分念娇莺一种啼,

生憎燕子千般语。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

落花泛泛浮灵沼,垂柳长长拂御沟。御沟大道多奇赏,

侠客妖容递来往。宝骑连花铁作钱,香轮骛水珠为网。

香轮宝骑竞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鹦鹉杯中浮竹叶,

凤凰琴里落梅花。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

千回鸟信说众诸,百过莺啼说长短。长短众诸判不寻,

千回百过浪关心。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南陌西邻咸自保,还辔归期须及早。为想三春狭斜路,

莫辞九折邛关道。假令白里似长安,须使青牛学剑端。

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龙飙去去无消息,

鸾镜朝朝减容色。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鸿欲稀,华表千年鹤未归。不分淹留桑路待,

只应直取桂轮飞。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三

宋朝苏过

异时公子贵,珠履三千客。

人生一饭饱,安用家万石。

百年过隙尔,朝不及谋夕。

吾驾当早回,覆车岂无迹。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二

宋朝苏过

神仙岂无路,试访武陵客。

天河尚可到,归验支机石。

世人耳目隘,露槿那知夕。

同趋桃李蹊,肯践商颜迹。